认知、道德与审美的圆融——论朱光潜哲学美学思想的传统反思与现代建构
本文关键词:认知、道德与审美的圆融——论朱光潜哲学美学思想的传统反思与现代建构
【摘要】: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与哲学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既是在用美学的话语来诠释哲学的思想,又是在用哲学的理论来提升美学的理论高度。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承袭了中国传统思想整体性的思维特点,认知深化、审美自由与人的道德完善具有一致性,进而肯定哲学、美学与伦理学在历史发展中也具有方法上的一致性,并通过对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独立性和方法规范性的建构,从审美的维度印证了中国哲学思想方法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哲学 美学 思想方法 审美 科学 朱光潜
【基金】:安徽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朱光潜与克罗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yfc100096);安徽大学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哲学方法与思维智慧”(J18540013)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朱光潜作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者之一,对中国美学由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型,以及现代美学走向自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美学思想的价值和地位是毫无争议的,但其思想并不单单表现在美学领域,冯契在编写《中国近代哲学史》时曾专辟章节讨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正是出于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攸欣;怎样研究朱光潜?——答肖鹰对我的《选择·接受与疏离》的批评[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2 宛小平;论朱光潜美学的方法与问题[J];学术月刊;2004年04期
3 高海燕,莫先武;“朱光潜研究新视阈”——读《20世纪“另类”批评话语》[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曹谦;;朱光潜美学中的儒道关系新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5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郭勇健;;教育学家朱光潜——关于朱光潜教育思想的系统阐述[J];美与时代(下旬);2013年08期
7 张良丛;;审美的人:朱光潜的美学精神探析[J];文艺评论;2013年11期
8 朱式蓉,许道明;朱光潜论“境界”[J];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02期
9 蒯大申;论朱光潜的前期文艺功利观[J];江淮论坛;1988年02期
10 阎国忠;重温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命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中国化——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负责人、安徽大学教授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2 刘飞;朱光潜喜剧心理学思想之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孙艳侠;朱光潜悲剧理论之渊源与价值探析[D];延安大学;2013年
5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康杉;美学经典化中的朱光潜[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s櫦,
本文编号:110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0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