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技术艺术到技术美学

发布时间:2017-10-28 19:08

  本文关键词:从技术艺术到技术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艺术 技术美学 辩证关系 启示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应用到艺术创作之中,技术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技术、艺术、美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拟从技术美学的存在、技术艺术与技术美学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现代技术美学的思考,探析从技术艺术到技术美学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将技术艺术、技术美学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技术艺术 技术美学 辩证关系 启示
【分类号】:B83-05
【正文快照】: “当艺术生产关系阻碍艺术生产发展,社会会发展出现艺术革命,新的艺术技巧(技术)会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革命家应充分利用报纸、电影、广播、照相、音乐等新艺术生产技术,改造旧的艺术生产方式,改变旧的感知方式……”——瓦尔特·本雅明[德]1技术美学是否存在-技术美学是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鑫;;技术美学研究(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立春;;论本雅明的艺术本质和发展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李勇;作为城市审美文化的大众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卢晓晖;舒群;;中国艺术之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管勇;;两种技术主义文论的比较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宋阳;;对当下欢唱现象的文化解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政涛,袁红;计算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罗旭;;论文化工业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王爱玲;杨晖;;我国媒介的消费主义文化表现及其文化品格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马雪莹;;真实的欲望[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关莉丽;;当代艺术生产研究关键词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何怀远;;“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逻辑[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4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建国;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文捷;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D];武汉大学;2011年

8 李定清;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向美霞;媒体转型期音乐广播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官其钎;电视选秀时代平民偶像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思萍;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在大陆的传播及其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熊黎明;民族舞蹈艺术展演文本叙事性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5 王向娟;影视艺术作品中奇观场面的艺术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蕾;电视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心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科;汴绣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冯金强;詹姆斯·卡梅隆电影中水元素的表现[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李媛菲;微者 博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春娟;“日常生活审美化”再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操;美与创造[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张卓颖;全国技术美学与设计文化研讨会综述[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3 谢兴保;工程技术美学教学的研究与实验[J];中国电力教育;1995年02期

4 徐恒醇;美学的“泛化”与分化——与潘知水同志商榷[J];哲学动态;1985年06期

5 金亚娜;技术美学浅说[J];求是学刊;1986年06期

6 刘伟才;论技术美学中的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因素[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7 张帆;;钱学森同志谈技术美学[J];装饰;2008年S1期

8 李泽厚;美育与技术美学[J];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9 刘志一;技术美学与审美教育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梅映雪;美从这里升华——对于技术美学和技术美的哲学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冯家俊;;美是真理的光辉——谈美对科学创造的启示[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张道一;;和谐社会对美学的呼唤[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3 张道一;;和谐社会对美学的呼唤[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曾建平;;知识产品与美学在知识经济中的整合——关于“美学经济"命题的论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全国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几项工作[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7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闭幕词(摘要)[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政文;康德对21世纪人类基本精神价值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2 周宁;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给心理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3 郑勤砚;对话哲学对美术教育的启示[N];文艺报;2001年

4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娟;论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8年

2 韩志勇;新时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及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引娟;《墨子》的技术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哲;论技术的人文美追求[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6 申伟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产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曾清;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对当今美育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1年

8 黄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审美活动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9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09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7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