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审美经验: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地方性审美经验: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关键词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经验 地方性知识 审美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经济全球化 审美活动 阐释人类学 黑衣壮 中国美学 美学研究
【摘要】:正康德指认美是无利害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和人类的共通感,意味着他的形式主义美学或纯粹美学与日常世界发生了严重断裂,重建美与日常世界的联系由此成为现代美学话语中的重要议题。理论与经验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是当代美学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对不断地清洗具体的美感内容以适应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审美经验 地方性知识 审美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经济全球化 审美活动 阐释人类学 黑衣壮 中国美学 美学研究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LZUJBWYB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康德指认美是无利害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和人类的共通感,意味着他的形式主义美学或纯粹美学与日常世界发生了严重断裂,重建美与日常世界的联系由此成为现代美学话语中的重要议题。理论与经验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是当代美学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小议自然美的标准问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2 彭锋;;从身心关系看“虚构的悖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阎国忠;;谁在接着朱光潜讲?——“主客观统一”说的逻辑展开[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4 金鹏;;自由心态与审美心理机制的形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赵玉;阿诺德·柏林特;;走出美学与“否定美学”的困惑——对话当代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J];学术月刊;2011年04期
6 张法;;美学:定义、经典、范围、内容[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7 李科林;;美的虚实之辨——读张法《美学导论》[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8 刘毅青;;思想史的意义与经验感受的张力——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两维拓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罗杰;;审美意识的元形态:原初审美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P.拉马克;院成纯;;美学:后退、前进与分化[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确;;论美学的人间性[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6 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9 蒋均涛;;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抒情性作品与审美体验[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锋;重要的是将生活做成艺术作品[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贾媛媛;美学:从艺术哲学走向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3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4 张晶;“日常生活审美化”呼唤学理建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刘鑫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城市美学与现代城市构建的美学实践[N];延安日报;2006年
6 李永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N];文艺报;2007年
7 成中英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易》宇宙论:中国美学的理论之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9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卢甲甲;生态美学丛书:探究新的生态审美观[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10 徐宗文;美学与“诗性的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3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德林;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尹航;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杨庆杰;宋明理学美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晗;姚斯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s,
本文编号:1111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1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