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淮南子》中生命美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7-11-05 12:17

  本文关键词:《淮南子》中生命美学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淮南子》 生命美学 形神气 人性 德福


【摘要】:《淮南子》中生命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汇合道、儒等多家思想,发展成为自己独特的生命美学论。文章从形、神、气三位一体的美学建构,到人性虚静与性善说的贯通,再到德福间的矛盾对《淮南子》生命美学进行了论述。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3-092;B234.4
【正文快照】: 潘知常先生在《生命美学论稿》中提到:“美学必须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作为广阔的现代视野。换言之,美学倘若不在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地基上重新构建自身,他就永远是无根的美学、冷冰冰的美学,他就休想有所作为。”[1]32人类生命精神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就得到了深刻体现,可以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郭振香;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杨霞;;从“后汉三贤”的天道观看东汉士人个体意识的萌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刘海龙;卢姝姝;;《原道训》中的“乐”与“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刘书增;张润泽;;试论先秦时期赵国农业的发展水平[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8 高晓荣;;新时期大陆学界《淮南子》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杨_g;;古籍校勘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袁军;;略论明清之前文言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发展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超;;“先农”与“神农炎帝”——以里耶、周家台秦简为中心的讨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2 周凤五;;上博楚竹书《彭祖》重探[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3 方铭;;秦博士与秦始皇的冲突与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4 戚海峰;;中国消费者独特消费品偏好形成机制分析:基于控制欲望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何胜冰;;韩非之术探研[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6 郭漧樭;卪敬PI;;《经义述闻·春秋左传》辨正七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7 程诚;;管仲德政新诠[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宫芳;先秦齐国的国家管理思想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申志兵;论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D];吉林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彩霞;《汉书》、《后汉书》涉《易》问题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廖芝馨;《孔子家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裕;《淮南子》哲学思想述评[J];中国哲学史;1995年02期

2 王克喜;《淮南子》,汉代逻辑思想的璀璨明珠──徐州古代逻辑人物系列研究之一[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金容燮;《淮南子》思想的基本逻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2期

4 张运华,何国庆;《淮南子》儒道结合的养生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若水;“老庄”并称始于《淮南子》辨正[J];孔子研究;2004年02期

6 丁文宏;《淮南子》军事哲学思想探微[J];江淮论坛;1999年05期

7 唐劭廉,吕锡琛;《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先秦道家自然观的比较研究[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8 池田知久,刘兴邦;从《史记》、《汉书》看《淮南子》的成书年代(节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9 董志铁;《淮南子》推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王云度;《淮南子》论养生[J];南都学坛;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静;;徐复观和他的《淮南子》研究[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史向前;;《淮南子》的“无为”论[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李之濂;;道学初期辉煌之旅简考(聃历元年-450)[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何婷婷;寻味历史文化神韵 绽放瑰宝绚丽光芒[N];淮南日报;2010年

2 冷卫国;照辞如镜,析理如衡[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黄杰;第四届《淮南子》全国学术研讨会举行[N];淮南日报;2009年

4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 路振召;“世俗化转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刘士林;孔子与墨子[N];学习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淮南子》的宇宙论、生命论、艺术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罗毓平;《淮南子》的哲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辉;《淮南子》社会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杨楠;《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周叶君;《淮南子》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6 李建光;神仙与阴阳[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爱敏;《淮南子》道论探微[D];山东大学;2006年

8 孙纪文;《淮南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雪;《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海敏;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淮南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2 孙国峰;《淮南子》经济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小二;《淮南子》道家思想及其转向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鸿,

本文编号:1144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44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