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言说方式的生态智慧
发布时间:2017-11-08 01:34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言说方式的生态智慧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美学 生态智慧 言说方式 直觉感悟 模糊多义 形象生动 浑然一体
【摘要】:随着生态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中国古典美学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已经得到中西方学者的普遍认可,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专著,但从言说方式这一视角展开的研究却有待补充,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本论文依据当代生态美学理论和语言学转向理论,在分析中西方美学观不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典美学独有的审美特征,从直觉感悟、模糊多义、形象生动、浑然一体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中国古典美学在言说方式方面所蕴含的生态智慧。 中国古典美学在言说审美世界时不是追求概念的完整性、学科体系的逻辑性,而是感悟语言之外的生命世界,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直觉感悟的言说方式,这种言说方式更能深入到审美的本质,展示审美者对审美世界的敬畏、喜爱与尊重之情。 对审美世界的生命感悟中,自觉走进自然之中,超脱了对自然世界的观察与分析,用形象生动的言说方式,表现宇宙自然的无限生机和活力。这种言说方式包含着古典美学“万物一体”的生态情感,以及融入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体现着和谐的生态智慧。 中国古典美学言说审美世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点或领域,而是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出发,在“情”、“景”、“性”的相合融合中实现审美理想,,这就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模糊多义的言说方式,这种言说方式,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建构生态美学观、生态文论观以及生态伦理观的审美取向,体现了作者、艺术者与文学和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的生态智慧。 中国古典美学是艺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完美结合,打破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界限,从人与自然相生相伴中,感悟人与自然、艺术之间的关系,通过艺术的和谐来建构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之间的和谐,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追求整体生态和谐的智慧形式。 本论文立足当代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结合话语转向的新观点,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分析中国古典美学在言说方式上呈现的生态智慧,从以上四个层面展开。同时,又注重古典美学言说方式本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力图在分析其生态智慧中保持语言独有的特色,不仅是对中国古典美学言说方式生态智慧的当代阐释,也是对古典美学言说方式的一种尊重。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邓绍秋;道家生态美学的现象学透视[J];船山学刊;2004年03期
3 黎明;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生态美[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9年03期
4 聂振斌;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盖光;;太极之“生”与易学生态智慧[J];管子学刊;2010年01期
6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7 欧宗启;庄小彤;;论自然美与自然生态美[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张怀承,任俊华;论中国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吴中杰;生态美学与美学生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张宜;对《周易》的生态美学思想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155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5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