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中的“尚奇”趣味

发布时间:2017-11-08 13:19

  本文关键词: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中的“尚奇”趣味


  更多相关文章: 晚明 生活美学 尚奇 品位 个性


【摘要】:"尚奇"审美趣味在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其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合力的美学显现,更从晚明的一种生活样态升华为时代美学精神。具体表现为"厌常喜怪,喜新尚异"的时尚追求,"新之有方,异之有道,不失情理之正"的品位推崇,以及"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的审美个性。晚明的"尚奇"美学精神突破了儒家的"温柔敦厚"之美,而立足于个体感性生命与日常生活,是对自身力量的全面开发,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体现了审美的进步。然而,这种趣味还未得到充分发扬和开拓,就被随着改朝换代而来的假古典主义所湮没和扼制。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信学院;
【分类号】:B834.3
【正文快照】: 晚明时期,“尚奇”成为一种时代风尚。晚明文人所尚之“奇”从根本上来说,是压抑已久的个体感性生命力的爆发与释放,它与自然人性论思想的兴起密不可分。表现在文人的日常生活中,“奇”的特点有三:一是世俗性,表现为对“时尚”和新奇事物的追逐;二是抗争性,表现为奇人、奇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周晓琳;“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续)——蒲松龄“孤愤”心态新探[J];蒲松龄研究;2004年04期

3 张振国;;论宣鼎《夜雨秋灯录》对《情史》的承续和创新[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4 尚继武;;古代小说虚实观探源——兼论唐前小说虚实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5 何朝晖;;明代县衙规制与日常政务处理程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张莉;;“平话”概念流变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陈宝良;;从“无讼”到“好讼”:明清时期的法律观念及其司法实践[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9 火源;;晚明文学和五四新文学观念同异——对周作人发现的引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姜丽娟;;明清人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本体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孟祥荣;;石碣、太尉及其它——漫议《水浒传》的叙事结构与主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5 任永安;;古代通俗小说的命名方式及特点[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7 封越健;;明代漕船管理述略[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8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10 袁晓梅;吴硕贤;;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的三重境界[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珊珊;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强鹏程;明《宪纲》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荷艳;《萤窗异草》叙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解光书;唐顺之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邱海珍;《连城璧》、《十二楼》女子形象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梅国福;朱彝尊《腾笑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悦笛;;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2 陈雪虎;;生活美学:当代意义与本土张力[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3 王确;;茶馆、劝业会和公园——中国近现代生活美学之一[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4 王尚寿;洪毅然美学思想的特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5 张毫;;生活美学:从中西文化的比较视角出发——读《生活美学价值新论》[J];学术交流;2009年04期

6 刘悦笛;;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的中国性”艺术[J];艺术评论;2010年10期

7 李修建;;生活美学:书写中国美学史的新视角——兼论李泽厚的中国美学研究[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8 姜仁达;李渔生活美学思想述评[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3期

9 吴文水;谈谈生活中的非审美现象[J];美与时代;2003年04期

10 赵勤,邓少海;一切从“自我需要”出发——浅析《闲情偶寄》以人为本的生活美学思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活美学:全球美学新路标[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记者何兰芳;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圆满闭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老愚;北京人上海人的眼神让我害怕[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陈思勤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当代中国美学“生活论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莉萍;中国美学中“生活性”审美特征向当代“生活美学”的演绎[D];山东大学;2012年

2 亓吉亮;革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淑锋;张竞生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全会;宗白华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桂花;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超级女声”[D];郑州大学;2007年

6 余沛泓;德塞都的日常生活美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魏林;城市美学四论[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俊;李渔生活美学初探[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邵艳芹;明代后期新学美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7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57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