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抱朴子》美学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17-11-08 21:34
本文关键词:葛洪《抱朴子》美学思想解读
【摘要】: 葛洪是我国东晋时期一位著名的道教学者、思想家。《抱朴子》是葛洪一生最重要的著作,该书不仅包含了重要的宗教理论,同时也涉及到许多关于美和美感以及审美鉴赏等方面的重要思想。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一个美学思想鼎盛的时期,《抱朴子》中所涉及到的文学、艺术、审美等重要美学理论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活跃的美学思想特点。本文试图以《抱朴子》成书的生活时代及当时美学思潮为背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再加以文本的细读,从中国传统美学与道教美学思想的角度,来把握和分析《抱朴子》美学思想及其对前人的继承和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思潮中的重要意义。 除前言和结语外,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除对历来葛洪《抱朴子》美学思想研究进行梳理,肯定前人研究的成果,同时指出前人对葛洪美学思想研究还缺乏完整、系统的阐释。笔者认为,从葛洪生活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出发,对《抱朴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是很有必要的。第一章着重阐述葛洪及其《抱朴子》与魏晋美学思潮的关系,通过对葛洪生平与思想及其《抱朴子》中“玄—道”美学思想与魏晋美学思潮关系的考察,总结出葛洪美学思想与其生活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第二章则探讨葛洪《抱朴子》中的人格美思想,主要阐述葛洪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虚静的审美心态论,从中能看出,葛洪人格美学思想既是对儒、道两家人格美学思想的融合,又是对儒、道人格美学思想的升华。第三章探讨葛洪对美的客观性、艺术美及自然美的看法,着重阐述葛洪对自然美尤其是艺术美、形式美的追求和对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结合的重视,从而可以看出葛洪美学思想是对儒道美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超越。第四章探讨《抱朴子》中关于审美鉴赏方面的观点,其中涉及到文学、艺术的审美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以及肯定今胜于古的审美发展观,这些富有进步意义的学术观点可为后世的美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本文在最后结语中总结葛洪《抱朴子》美学思想的价值及其现代意义,揭示其深刻的美学意蕴,指出其中的朴素唯物的观点所存在的优势和它将成为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因素。同时,也指出其中的宗教唯心主义思想所造成的局限性,提出对于葛洪美学思想应该加以批判的继承。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德美;;葛洪与玄学[J];管子学刊;2006年03期
2 刘玲娣;略论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戴建平;葛洪自然观再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潘显一;早期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分化——《太平经》与《抱朴子》美学思想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王兴国,孙利;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6 董平;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1158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5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