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危机
本文关键词:美学的危机
【摘要】:美学危机重重。她作为"好原理"有其贵族化倾向的前学科病灶。审美情结的一脉独张,积淀着"向我心"的唯人类中心主义结节。面对丑学崛起、后现代思潮和科技知识爆炸而手足无措。去危机意识、审美学麻痹和快欣心理披露出美学的综合并发症。救治美学需要清醒检讨该学科的美学工作者,需要挑战美学的丑学工作者和发展感性学的咸学工作者。深化美学、丑学和咸学的交叉研究,既是感性学起承转合的必然过程,也是化解美学危机的变革性举措。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日哀感文学研究》(批准号:11ZGW7500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纵向攻关培植课题《美学变革的前沿问题研究》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美学是探索人类审美情理的殿堂,是现代学人寄托精神的港湾,是人文群科中光彩闪烁的亮点。人类的优根性在其中凸显,审美的门类意识因之被拔高。二百多年来,许多大思想家都对美学有过种种美好的期许,诸如以美学完善主体批判的构架,以美学补苴理念的体系,以美育代宗教,以美学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栾栋;咸学的先声——兼论美学与丑学的合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胡友峰,岳介先;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栾栋;美学的品格[J];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岳;试论中国人的审丑意识[J];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寇鹏程;;美学学科诞生的现代启示意义[J];阴山学刊;2007年04期
3 张中锋;;近30年来国内美学界审丑理论研究的新突破[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4 黎洪;周帆;;试析康德美学之品格——从“审美判断力”看康德美学[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肖朗;;美学:感性的政治学——读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6 陈海;;自由之路——萨特美学思想发展简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7 薛富兴;;美与丑的辩证运动——评刘东《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再版)[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8 王鉴;论维柯《新科学》的美学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赵彦芳;美学的一种可能——论德国后现代哲学家韦尔施对美学的重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董岭,戴薇;现代美学的转型与美学危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强;反美容之冲击与进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祝东力 章启群 王锦民;中国美学的省思[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刘桂荣;中国美学,超越生命的性灵抒怀[N];光明日报;2007年
4 常旭e,
本文编号:1182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8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