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自然崇拜看贵州仡佬族的审美心理

发布时间:2017-11-15 01:21

  本文关键词:从自然崇拜看贵州仡佬族的审美心理


  更多相关文章: 仡佬族 自然崇拜 审美心理 民族习俗


【摘要】:贵州仡佬族的自然崇拜包括山崇拜、植物崇拜和动物崇拜,其审美心理也正滋生和显现于一系列习俗化的崇拜活动中。就山崇拜而言,仡佬族人将山看成是主宰一切的神灵,赋予山与人一样的形象、情感、性格,形成了审美心理的原生形态。就植物崇拜而言,仡佬族从远古时期就产生了树木有灵的观念,树木演变成为一种庄严神圣的图腾。而竹崇拜情结表达着仡佬族人对生命传承的一种敬畏和信仰,对生命美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贵州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贵州省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资助(11GZZC11)
【分类号】:C95;B83-02
【正文快照】: 仡佬族是贵州古老的原生世居民族,自称“木地人”即土著居民,他们曾建立了西南地区闻名的古“夜郎国”。据传仡佬族是古代百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魏晋后称“僚人”,“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能;;当代文学与传统审美心理[J];文学评论;1992年06期

2 李建盛;论审美心理的历时性本体论三维结构[J];东方论坛;1995年01期

3 黄艺农;略论建构健全的审美心理[J];求索;2002年04期

4 张彦;;浅析布洛的美学理论“心理距离说”[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万书辉;;科技对青年审美心理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07期

6 吴珍;;城市居民乡愁情怀的审美心理论析[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7 潘文礼;王涛;;美在哪里?——浅谈美与审美[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0年03期

8 张晓平;试论市民大众的审美心理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张佐邦;;图腾崇拜对人类审美心理的培育[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10 邓新华;“品味”的审美心理过程及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友;;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描述质性初探——中国传统美学在中西文化相碰撞初期何啻转向心理美学而未转向哲学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娜;;英汉民族审美心理差异及其语言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李庆本;;美学史方法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9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洪申我;;审美心理期待与文学欣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雅娟;平凉人的审美心理[N];平凉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2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陈耀辉;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玉楣;动漫艺术与中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傅前景;当代中国农民审美心理特点及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吕蕾;电视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心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友;荀子审美心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朱浩芳;中国传统“象思维”的审美属性[D];郑州大学;2007年

6 张静;由“虚室生白”到“至美至乐”[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樝;商品的审美价值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苟征戈;广告审美与高校审美教育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坤鹏;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审美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韩振宇;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审美疲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87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87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