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浅论“崇高”的审美意义——兼论“崇高”在《圣经》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7-11-15 05:07

  本文关键词:浅论“崇高”的审美意义——兼论“崇高”在《圣经》中的体现


  更多相关文章: 崇高 审美情趣 《圣经》


【摘要】:崇高是朗吉努斯在其《论崇高》一书中提出的,本文认为崇高是西方文学史中非常有名的一个美学范畴:崇高在心理特征上是人对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一种体验;崇高是生命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性所表现的正是人性的升华,智慧的创造,自我的突破;《圣经》是古希伯来民族的宗教经典,希伯来人对上帝的信仰是一种对无限的敬畏,因而产生了崇高的审美意义。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在审美范畴发展史上,崇高要较优美出现的迟,尽管作为一种现象,崇高早为人们所注意并思考,但是,崇高作为审美形态仍远不及优美传统悠远并流行普及。公元一世纪罗马美学家朗基努斯的《论崇高》是思考崇高的早期文献,但更多地是从修辞学角度看待崇高的。这部文献至十六世纪中叶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倩倩;;论《论语》中“绘事后素”的内涵意蕴及其审美意义[J];参花(下);2013年11期

2 王晓红;吴硕;;论电影色彩的审美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2期

3 董诗顶;汪曾祺“非崇高”的审美意义及其运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张冠文,姜莹莹;影视作品中反常规镜头的运用及其审美意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2期

5 林茵;浅论《寄小读者》当前的审美意义[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6 祁建立;;论“丑”的形态及其审美意义[J];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7 王杰;也论“东方情调”的审美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陈晴;;《干热的九月》中“陌生化”技巧的审美意义[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青萍;;审美意义的共同点——旅游自然景观之美与文学创作技法之美[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张志君;;论申艳诗歌的悲情意识[J];新闻爱好者;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国富;;辛弃疾的谐谑词与散曲的豪放[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振玉 山东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天人分化的审美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石文颖;神话复归的现实意义[N];文艺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威;论福柯自身关怀及其审美意义[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2 王赛丽;浪漫主义反讽及其现代审美意义[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魏育苗;“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意义[D];西北大学;2014年

4 林海;论武侠世界的审美建构[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88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88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e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