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古典时代“审美”困境十图解
本文关键词:后古典时代“审美”困境十图解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当代美学 后古典主义 客观性假象 空灵与功利 二次转向
【摘要】:"后古典主义"是向中国现代美学历史进程延滞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后古典时代"既涵盖王国维美学之后亦即20世纪初至今的中国美学百余年的历史,又特指"文革"结束至今被称为"新时期"的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在后一个时期中,"审美"问题占据中心地位,而中国当代美学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阐述,就总体而言仍深陷古典主义之中;在纯审美和纯功利之间做周期性摆动和转换,这已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基本路数和常规现象。正视并深入研究其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或许可以找到走出困境进而推动中国美学现代进程的门径。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12&ZD013)子课题“新时期文艺理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引进与移植”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当代美学审美问题研究”(12ZXB008)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一、三个基本问题的简略说明1.后古典主义1*这个概念包括“古典主义”和“后”两个方面。“古典主义”与古代审美意识和古代美学密切相关,这三个概念是一个连环相扣的整体(图1):古代审美意识是古代人性结构在其历史条件下自然生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古代审美意识对古代美学和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华;;中国当代美学的深层结构[J];学术月刊;1990年08期
2 潘立勇,魏慧;在两极深化、多元取向中走向综合——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择向[J];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3 张瑞德;对中国当代美学的总结和反思——评张涵主编的《中国当代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高富力;中国当代美学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1992年04期
5 邹元江;探寻中国当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准确轨迹——《中国当代美学》得失谈[J];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01期
6 潘立勇;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症结[J];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7 潘立勇;;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症结[J];学术月刊;1993年01期
8 庄锡华;评《中国当代美学思想概观》[J];学海;1994年01期
9 宋一苇;中国当代美学:从承受审判到承领审判[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朱崇科;平淡上路:超越飞升与失落——中国当代美学批评的反思[J];中州学刊;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汶成;;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蒋济永;;中国当代美学的资源与走向[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政文;康德对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东;中国当代美学高原上的两座坡峰[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3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9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