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神圣超越维度之重建
本文关键词:美的神圣超越维度之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美学 神学美学 古典美学 二元论 神圣美 世俗美
【摘要】:汉语美学同整个西方启蒙以来现代美学一样,正面临边缘化的处境,其在世俗精神领域的价值优位不断遭遇诘难。美学的边缘化,最为根本的一个原因在于美学神圣超越维度的消逝。重建美的神圣超越维度与崇高价值,回归古典美学的传统资源是必由之路。植根于西方古典(哲学)美学传统的神学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奠基于神圣美与世俗美二元结构学说的进路,当代汉语美学重建美的神圣超越维度,应该借鉴其理论框架。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10106)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0SZTZ01)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引言汉语美学的现代建构,自清末从日本舶来西方近代意义的美学或审美学(aesthetics),已经历经一百余年的风云变幻。其间自清末民初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第一代现代美学家以降,经过四五代学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汉语美学已蔚然成为(大陆)汉语思想史与学术史中不容忽视的学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俊;;美学的现代性困境与古典美学的现代复兴[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方刚;名称来源问题的哲学意蕴——论柏拉图《克拉底鲁篇》对名称来源问题的探讨及其哲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许抗生;;《淮南子》论“无为而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肖德生;;胡塞尔对主客观时间关系的确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刘彦顺;妙玉新论——对妙玉的精神分析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刘淑梅;李淑云;;论哈罗德·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视野下的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恬;中国体育道德失范的发展过程、成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友;;古典美学“气”化论的一曲挽歌——还沈德潜“格调说”本来面目[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2 何世剑;喻琴;;元明清时期古典美学“丽”范畴论[J];天府新论;2006年03期
3 韩清玉;;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回归与超越——浅论和谐美学的学术张力和现实价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4 郭珍明;;汉语美学语境中的神学美学之思[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 郭珍明;;汉语美学语境中的神学美学之思[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王洪琛;;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学[J];中州学刊;2009年01期
7 胡健;;复兴的美学——对新时期“美学热”的反思[J];美与时代(下);2011年01期
8 常光明;;由玉美看中华美学[J];英才高职论坛;2006年01期
9 胡功胜;;中西审美差异探源——以孔子、亚里士多德为个案比较[J];孔子研究;2011年03期
10 赵华;古典美学中的“逸”与“狂”之我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庆本;;走出“中西”模式绝对论的怪圈[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江涛;;诗维的向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与中国美学的当代性[N];文艺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卢甲甲;生态美学丛书:探究新的生态审美观[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3 师雅惠;继承发展前辈学者的美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四川 李祥林;中华美学研究片想[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俊;古典美学的现代复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乔焕江;通往天堂的审美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3 史丽娜;把美迎向此岸的第一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锐锋;论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D];汕头大学;2008年
5 邱思斯;道家古典美学与现代视觉思维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庞爱;此在通往“上帝”的归途[D];西北大学;2012年
7 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高来源;审美:世俗与崇高的内在统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何少聪;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笑韬;审美无功利性命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3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9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