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转经筒之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17-11-17 01:22
本文关键词:藏传佛教转经筒之审美意蕴
【摘要】:转经筒是以六字大明咒为核心的藏地特殊的宗教法器。因其造型独特,且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内涵,使得转经筒兼具宗教法器和审美意象的双重意蕴。本文运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结合审美理论对转经筒的内容、形式及其在藏传佛教体系中的象征意涵进行阐述,以揭示转经筒这一宗教法器所具有的审美意蕴。本文在介绍转经筒之缘起的基础上,从“转”、“经”、“筒”三个角度来分析转经筒这一意象的审美意蕴。第一部分为转经筒之缘起,以探究转经筒的文化起源为开端,详述转经筒是如何从藏地转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进而描述转经筒所经历的历史沿革。第二部分为“转”与审美升华,在转动方向上佛苯两教有顺逆之分,即从“转”之顺逆,引申出“转”所蕴涵的天人合一之美,以及藏地“天”之涵义的变迁;继而从“转”之节奏阐发出信仰主体的身心和谐之美。第三部分为“经”与审美旨趣,从“经”之内容和多样化载体,引出梵藏文化交汇下藏族的审美旨趣。第四部分为“筒”与审美意象,从“筒”之质料分析转经筒之色彩的象征意涵,并从“筒”之形态诠释圆形的极致永恒。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46.6;B83-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旦木秋;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嘛呢”及嘛呢调[J];民族艺术;1997年01期
2 杨莲;藏传佛教对藏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3 危磊;中国艺术的尚圆精神[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5期
4 张虎生;;西藏文化中面具艺术的色彩象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肜;中国佛教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94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9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