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阮籍的生存美学
本文关键词:论阮籍的生存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阮籍 生存美学 自然之道 审美超越 本真存在
【摘要】: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尤其对于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社会黑暗动乱时代的正直名士——阮籍,始终依违于政局内外,在矛盾中度日,在苦闷中寻求解脱,在其独特的看似放荡不羁的生存方式下,掩盖着一颗痛苦的心灵,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一种深沉的生存悲剧感。本文以此为特定的视角,并通过细读他的诗赋作品,试图探讨其整个人生所诠释的一种特定背景下的生存之道,以及渴望超越一切的诗性的自由人生方式。 文章以阮籍的理论基石“自然之道”为切入点,紧密追随其生存方式和心态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对“自然”之内涵的变化探讨,从而深入挖掘出阮籍独特的生存美学思想。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主要借鉴前人关于阮籍思想的研究成果,通过阮学与庄学的比较研究,并拟从西方现代相关的哲学思潮(主要是存在主义哲学)反思其生存的意义,寻找对应性同时兼顾差异性。在研究过程中,深入体验阮的灵魂,尽量做到和阮籍对话,和阮籍的阐释者进行对话。 全文从阮籍生存美学的产生、内涵、影响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释其美学思想。通过追溯其自然观哲学思想的前后嬗变过程,折射出阮籍前后期不同的人生取向和思维方式——从积极追求建功立业的理想转而走向“自然无为”、“逍遥浮世”的本真澄明之境,其思想呈现出动态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之美。笔者认为,阮籍美学以自由超越的思想贯彻始终,给人生以美的关照,其对现代人们的生存,对个体人格的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刻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一凡;;魏阙竹林,何处为家——谈阮籍的归隐与出仕[J];学语文;2007年01期
2 郭平;阮籍、嵇康与老、庄音乐美学的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李婕;论阮籍诗歌中的鸟意象[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顾农;阮籍的政治态度及其作品[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张毅萍;生命的_濠ぉぬ肝航娜唆呷罴队交呈分械幕妹鸶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李娅丽;阮籍的理想人格建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孙明君;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人与路[J];文学与人生;2007年06期
9 高建新;;“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阮籍与酒[J];文史知识;2008年03期
10 谭云华;赵锦华;;论阮籍的生命焦灼[J];长城;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农;;阮籍的政治态度及其作品[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廖蓓;;阮籍《咏怀》诗与王船山《拟咏怀》诗比较[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王利锁;;试论阮籍咏怀诗的游仙描写与建安游仙诗模式风格的差异[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4 范子烨;;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梅运生;;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景蜀慧;;西晋名教之治与放达之风[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7 贾晋华;;李白与名士传统[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8 祁志祥;;“雅量”与“任诞”——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玄学的审美取向及其分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郁贤皓;;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10 吴晓峰;;在养生中体味理想人生境界——《文选》嵇康《养生论》中的自然养生观[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走进雅斯贝斯生存美学大厦的“内室”[N];文艺报;2010年
2 刘作忠;周策纵妙解“红楼”难题[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王今一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言说是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廖德全;吾友阮直[N];文艺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 同济大学 高宣扬 复旦大学 莫伟民 佘碧平;福柯:一个令人无从捉摸的人物[N];社会科学报;2006年
6 马俊;酒,填满理性和荒谬之间的空白[N];东方早报;2005年
7 李万刚;爱父母不需要加分“利诱”[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王艾;旨趣深邃 意境高远[N];法制日报;2006年
9 ;竹林七贤同逸趣 修武云台共遗韵[N];光明日报;2006年
10 王晓毅;向秀、郭象“逍遥”新义[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索良柱;福柯:从权力的囚徒到生存美学的解救[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勇;正始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徐国荣;中古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D];南京大学;1998年
5 李杰玲;山与中国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国荣;唐代组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磊;东汉魏晋南北朝士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天彤;魏晋易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马晓乐;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邓联合;庄子“逍遥游”释论[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丽;论阮籍的生存美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肖钻;阮籍政治态度与诗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贾凡;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与当代生存美学的发展进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晓婧;阮籍名士形象考辩[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崔璨;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王玉姝;阮籍作品中的儒学、玄学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朱智广;阮籍《咏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启秀;阮籍《咏怀诗》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吴从祥;阮籍诗歌“遥深”特色论稿[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文龙;阮籍诗歌的表达艺术与美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5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2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