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论争走向合流——略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由论争走向合流——略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关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不休,"后实践美学"的批评矛头主要指向"前期实践美学",因此,有必要重审"前期实践美学"的核心要义,以客观对待"后实践美学"的质疑。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实践美学"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并在终极指向上与"后实践美学"趋向合流,最终形成"实践生存美学"。
【作者单位】: 枣庄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哲学是人类知识的皇冠,美学则是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无论是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的初衷都是为了让美学明珠更加璀璨发光,照亮人生,照亮世界。所以,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未停的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之论争,我们应该客观分析,既要看到各自理论观点的存在合理性,也应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孙芳;宋词流派研究述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钱善刚;杜宏春;;李泽厚论现代新儒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贾小青;;试析康德的“美的艺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蔡鲁祥;;安徽和县得胜河滨水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9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保;;走向批判的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中西对话及其启示[J];东方丛刊;2008年03期
2 张立斌;实践论、后实践论与美学的重建[J];学术月刊;1996年03期
3 章辉;论审美活动与超理性追求——兼评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索良柱;;“告别实践美学”的背后[J];探索与争鸣;2007年05期
5 黄卫星;;研究的范本、美学的力作——评《新实践美学论》[J];云梦学刊;2007年05期
6 陈士部;;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5期
7 栗永清;;新世纪实践美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文艺争鸣;2010年17期
8 刘凯;;“积淀”、“突破”与“创造”——从实践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J];东方丛刊;2010年03期
9 吴炫;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三个问题──兼谈否定主义美学对实践和后实践美学的超越[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4期
10 张玉能;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陆扬;;关于后现代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国维:以美学接引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3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2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4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业明;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秋月;审美超越浅论[D];山东大学;2008年
3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芳;二维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D];南昌大学;2007年
5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陈萍;舍斯托夫的哲学和美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6年
7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9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10 黄颖;黑格尔自然美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25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2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