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淮南子》美学思想述论

发布时间:2017-11-28 19:11

  本文关键词:《淮南子》美学思想述论


  更多相关文章: 无为


【摘要】:《淮南子》的美学思想蕴含丰富而深刻,对《淮南子》思想的研究和解析,不仅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先秦和秦汉的思想文化,而且还可以认识到汉初道家的性格特征、思想和信仰。本文着重对《淮南子》美学思想进行了论述,根据其产生的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征,选取了《淮南子》中典型的美学概念,阐释其美学价值及意义,同时还探讨了《淮南子》对先秦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本文第一章总论了《淮南子》成书的文化背景,分别从淮南王——刘安的生平简介,《淮南子》成书的考证及《淮南子》成书的历史背景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探究。 第二章从我们当今社会最为强调的“和谐”观出发,从《淮南子》中挖掘自然天道的和谐观思想,并结合当今社会的观点与认同,阐述了人与宇宙的和谐观,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人与社会的和谐观三个方面。 第三章《淮南子》美学思想总论:首先,《淮南子》对美的认识、本质及特点进行了认定,强调美的存在,美的客观性、相对性、多样性,以及提出了“适”、“宜”的审美判断标准,另一方面又从审美鉴赏的角度阐释了“形”、“气”、“神”是审美意识之本的观念,以及审美形式中,“和”与“美”、“乐”关系的论述;其次,从美学的角度论说了《淮南子》神话的美学意蕴;最后,从“博大”、“新奇”、“瑰丽”三方面探讨《淮南子》文风与艺术形式之美,显示了汉代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风貌。 第四章由先秦到魏晋《淮南子》是承前启后的必经阶段,其美学思想必然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儒家、法家思想。 结语部分全面概括了《淮南子》这部著作,给以了肯定与更高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该著作在思想史及美学史上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总体而言,本文注重从中国美学史中考察《淮南子》的美学思想,看《淮南子》承前启后的美学价值,是秦汉中国思想文化大整合的历史与智慧的结晶,特别是其中所蕴涵的丰富而极富创见性的美学思想,使它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淮南子》的美学思想,对于汉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具有开创和奠基的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栗亮;;从《罗刹海市》看蒲松龄的人生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宋瑞彩;;论《论语·先进》侍坐章中的小说因素[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丽霞;;古文与骈文:在“桐城谬种,选学妖孽”之后——从《光明日报》“百城赋”说起[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9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朱玲;;《弹歌》质疑:从语言到文本[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1235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35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