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学“仁”范畴之社会化审美价值观
本文关键词:儒家美学“仁”范畴之社会化审美价值观
【摘要】:就人生美学意义看,"仁"生命域的达成是"人"内在心灵的升华、净化与超越,也是儒家美学所推崇的最高审美域的实现,是人生境域的审美提升,是需要"人"自身本心本性的去蔽与敞亮方能达到自由之境域,个体的人经过长期修养把握了"仁",把"仁"变为自身自然而然的行为——克服和控制情欲,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社会、及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感受、体验生命存在之美的意义,即是豁然开朗,也就获得了自由。"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儒家美学的出发点与精义所在,在"仁"的伦理价值中包含着审美价值的内涵。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即如庄子所指出的,儒家美学思想的首要人物———孔子,其思想“要在仁义”[1](《天地》)。儒家美学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指出“: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2](《尽心上》)由此可见,“仁义”,尤其是“仁”,对于儒家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富丹江;故宫建筑与传统中和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许抗生;;《淮南子》论“无为而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诗性省思——叶维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高旭;;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忘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谭黎明;;试论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兴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7 张娟;;先秦音乐思想中的自然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赵奎英;;道言悖反与审美超越——道家语言哲学及其美学意义新探[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9 赵奎英;;“道不可言”与“境生象外”——庄子语言哲学及其对意境论的影响[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10 付婷;;武则天“畏猫说”再探——兼论唐代“猫”的形象[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隋瑞强;;同时却不同道的漫步者——孔子与柏拉图美的观念之比较[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1期
2 彭越;整体把握:虚泛的总体直观——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一个特点[J];社会科学家;1991年04期
3 李旭;中国古典美学与传统文化观念 大生命观的美学——天人合一与中国艺术精神[J];江海学刊;2000年03期
4 邓叔平;;庄周化蝶的审美生态化境[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3期
5 苏宁;;康有为“元气”论的美学内涵[J];天府新论;2006年06期
6 陈立群;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7 马为华,陈立群;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03年02期
8 罗义群;“诗意栖居”与“和谐共存”——论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静;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N];文艺报;2004年
2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本文编号:1279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7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