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易》离卦的美学意蕴
本文关键词:论《周易》离卦的美学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意蕴 中国美学 卦形 观物取象 万物之情 宗白华 序卦传 阴爻 下卦 卦象
【摘要】:正《周易》离卦的意思主要为附丽和光明,而且从卦形上看,离卦是对称的结构。离卦的内涵与这种形式特征和中国美学相关,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从附丽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柔顺、合宜的美学观念;从光明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人格美的思想;从卦形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并俪的思想。一、《离》卦释义离()为《周易》八卦之一。八卦是"圣人"观物取象而作,"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即会通宇宙神妙变化的性质,比拟万物的情态。因此"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2],"乾"、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113010205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周易》离卦的意思主要为附丽和光明,而且从卦形上看,离卦是对称的结构。离卦的内涵与这种形式特征和中国美学相关,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从附丽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柔顺、合宜的美学观念;从光明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人格美的思想;从卦形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并俪的思想。 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科威;中医的理论构架及工作原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2期
2 安鲁;马靓;;中国食经文献类型的划分[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3 胡国敏;;试论中国古典抒情诗情景表现模式的类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4 郭铜;;《红楼梦》神话原型中的政治寓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李勇;;附理与起情——从《文心雕龙·比兴》看《诗经》之比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张涛;;读《神思》有所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7 姚大怀;;“江山之助”新论——兼与汪、丛二先生商榷[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李飞;;六朝目录学新变对文体辨析的消极影响——以“文笔说”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郭华春;;《文心雕龙·知音》篇主旨臆说[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10 韩仪;;齐梁新变的成因与本质特征[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吕微;;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尚书·吕刑》阐释的案例研究(摘录)[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杨贵环;;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宁稼雨;;神话传说的社会化走向与六朝小说的生成[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5 王莹;;并置结构:比兴的基础——以《周易》卦爻辞为例[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六辑)——中国文论与名家典范[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冰洋;汉代四位女性作家的创作内容及文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园园;楚文化中的凤纹在平面设计中的探索化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国鹏;黎士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耀宗;陈子龙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傅丽叶;现代设计中设计师“态度”的比较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素娟;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发亮;;《楚辞》美学意蕴管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赵栋栋;;方苞之“雅”的美学意蕴[J];沧桑;2009年02期
3 王赠怡;;李成山水画树石形式的美学意蕴[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郝海波;论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蕴[J];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1998年02期
5 潘晓华;;从《爱》浅谈文学语言模糊性的美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6 邵晨霞;;试论传统编结服饰的美学意蕴[J];艺术百家;2012年S1期
7 皮朝纲;“不即不离”说的美学意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8 樵夫;;秋霞性格的美学意蕴——评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J];电影评介;1991年01期
9 胡慧;;散文翻译的美学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10 孔维平;;燃烧的音符——论战争音乐中的美学意蕴[J];北方音乐;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昌舒;;论白居易的诗、酒与琴及其美学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清平;;曹雪芹“真假同一”说的深层美学意蕴初探[A];东方丛刊(1992年第3辑 总第3辑)[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 廖向红;一次具有美学意蕴的体验[N];光明日报;2014年
2 马桂花;盘绣的美学意蕴[N];青海日报;2013年
3 李翔德;霍州娲皇庙壁画的理念与美学意蕴[N];山西日报;2012年
4 燕世超 王亚男;王鼎钧散文的美学意蕴[N];文艺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敏;刘劭《人物志》的美学意蕴及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远静;论孝的美学意蕴[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3 吴奕菲;现代魔幻主义作品的美学意蕴[D];安徽大学;2011年
4 徐超;浅析都梁小说死亡主题的美学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佳;《红楼梦》中“愚”的美学意蕴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6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8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