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文化全球化视阈中的美学转向

发布时间:2017-12-15 07:02

  本文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视阈中的美学转向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转向 生活转向 审美文化 生活美学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高科技以及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受西方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影响,中国美学发生了二次转向,即审美转向与生活转向(审美文化与生活美学)。它们体现着中国美学对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关怀,也体现为中国美学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调适与努力。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上世纪80年代,受苏联模式影响的实践美学主话语。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动地汲取西方现代美学的营养,从而一跃成为当时着对西方现代美学的深入理解,实践美学的局限也中国美学的主流话语。此后,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越发明显。可以说,尽管实践美学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健;;美学原理的新建构——评张法《美学导论》兼谈美学原理教材的编写[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友峰;岳介先;;西方古代美学:范式与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程颖;;电脑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荣先林;;真善美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诠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4 农迎春;;消费时代国产电视剧与原著的通俗化合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5 杨秀敏;张福永;;技术、媒介、流行音乐——大众文化下我国流行音乐新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谭艺方;;网络传播对审美文化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李贺;;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8 谭刚,龙建新;足球之美——对足球运动的美学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9 曲瑞华,李润杰;全球化的文化意蕴与文化选择[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10 黄式宪;银幕之华:本土创新与电影审美的多极均势(上)——略论全球化语境里新一代电影的美学求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吴浪平;;原创:关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杨新宇;;消费文化视域下的话剧市场热点剖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黄式宪;;镜像与诗学:中国新生代电影的探索之旅[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罗梅;;技术与传统:全球化语境中怒江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变化[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伟;论武术休闲及其市场拓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艳艳;人体在广告摄影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永来;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7 旦正才让;藏族古典诗学味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尹捷;消费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万维玮;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艺术评论;2010年10期

2 刘悦笛;;“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艺术评论;2011年04期

3 徐承;;《生活中的美学》简介[J];美育学刊;2012年04期

4 刘玉梅;;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研究综述[J];前沿;2012年18期

5 王确;;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赵禹冰;;“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讯[J];探索与争鸣;2012年12期

7 刘玉梅;;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语境中的“生活”辨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蒋勋;;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生活美学的起点[J];书摘;2007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盛年女性生活美学[J];花样盛年;2013年07期

10 仪平策;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文史哲;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活美学:全球美学新路标[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亓吉亮;革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朱莉萍;中国美学中“生活性”审美特征向当代“生活美学”的演绎[D];山东大学;2012年

3 陈雪;马克思美学视野下的当代生活美学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谢晓兰;李渔生活美学的当代阐释[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晓俊;李渔生活美学初探[D];中南大学;2012年

6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91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91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