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朝纲禅宗美学三书研究对象的学术意义——从禅门居士王维被赋予“南宗之祖”说起
本文关键词:皮朝纲禅宗美学三书研究对象的学术意义——从禅门居士王维被赋予“南宗之祖”说起
更多相关文章: 王维 南宗之祖 皮朝纲 禅宗美学三书 中国美学文献学
【摘要】:禅宗大师与笃信禅理的居士在书画领域的著述和美学主张,是禅宗从哲学层面进入到诗性生活的具体体现,提供着立体认识中国美学思想史的重要视角,当今学术界却鲜有学者将目光投向这一特殊而又绕不开的群体。皮朝纲老师建立在禅师与居士著述文献基础上的禅宗美学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皮朝纲老师近年将禅宗美学的重心投向禅宗关于书学、画学的文献学研究,让禅宗书画美学的话语资源得到一次新的开发,对整个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来说,意义重大。从逐一研究中国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到论证出中国美学是以“味”为核心、重视体验的人生美学之命题;再向现代美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皮朝纲;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皮朝纲;;匛益智旭与天台宗美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皮朝纲;;紫柏真可的“文字般若”说与禅宗的审美主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皮朝纲;;庞蕴与中国居士佛教美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刘立策;空灵淡远的艺术追求──禅宗审美观与王维水墨山水画[J];文史杂志;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羊草;;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J];书画世界;2009年05期
2 韩贻杰;杨艺;;彰显心灵的形式——两宋画院花鸟画的形式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3 孙军;邵航;;浅谈魏晋时期玄学与绘画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李yN;;河洛汉画像砖内容探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邢金妹;;重彩画的当代转型——写意重彩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邹畅;杨帆;;浅析“皇帝艺术家”赵佶的艺术人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7 马紫薇;曾素梅;陈保军;;《御题棉花图》的绘画艺术价值[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李德岩;;魏晋玄学与山水自觉[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9 潘依华;;中国传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10 龙小松;;金代书法风格的嬗变[J];北方文物;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修红;史胜翠;;汉代民间艺术赞助问题思考——以鲁西南汉画艺术为例[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广绵;李畅;;和谐文雅的艺术境界——谈中国画诗书画创作形式的源流[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聂瑞辰;花鸟画的多元化审美取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罗洁;陶渊明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7 汪涤;吴门画派的诗画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完硕;宋代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布罗夫;从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现象看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翔;费尔南多·波特罗艺术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卉;彰显漆艺的肌理美[D];苏州大学;2010年
3 韩盛华;建筑美术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研究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娜;陈子奋艺术道路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晓华;粉墙花影景观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姜言珂;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平面化表达[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葛祥云;色彩的情感传达[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小虎;青绿山水画的审美特征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国栋;谈中国现代壁画绘制技法与传统壁画技法的传承与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萌;马远山水画艺术程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薛富兴;中国生活审美传统及其当代意义[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2 皮朝纲;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皮朝纲;性具实相论与天台宗美学思想的特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皮朝纲;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皮朝纲;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皮朝纲;;佛教美学研究琐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朝纲;;对进一步拓宽、夯实中国美学学科建设基础的思考——以禅宗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首映;雅的本质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3 张节末;;中古美学围绕着意境的立与破[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J];学海;2009年04期
5 朱良志;;生命的态度——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6 潘知常;唐代山水诗中美感的演进──中国美学史札记[J];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7 赵旗;禅境与艺境[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6期
8 缪家福;禅境意象与审美意象[J];文艺研究;1986年05期
9 刘纲纪;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文化中的境界[J];哲学动态;1986年07期
10 吴功正;盛唐美学精神[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晓文;中国古典审美活动范畴中的“观”[D];山东大学;2010年
2 曹冶平;超越对象与自我[D];山西大学;2012年
3 陈晓琳;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2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0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