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教育对人类想象能力的开发
本文关键词:论审美教育对人类想象能力的开发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育不同于德育和智育,它不仅仅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感性形式,而意在开发人类的想象能力和情感能力。就想象能力的开发而言,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人类的完形能力,可以培养人类的联想能力,还可以促进人类的变形能力。所有这一切,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而且是科技发明的前提。因此,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物质文明的进步。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文明的结构与艺术的功能”(项目编号:07JJD751079)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作为一种文明的动物,人类的生存不仅要依靠先天的遗传机能,而且要依靠后天的素质培养。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行为,便是教育。大致说来,人类的教育可分为德、智、体、美四项内容。正像席勒在其著名的《美育书简》中所指出的那样提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炎;;文学艺术与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J];文学评论;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f3丽;周玲;;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审美化探究——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陈望衡;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简评蔡元培的美本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张爱红;;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惯性”的质疑——兼论庄子美育的当代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姚文兵;论大学美育和专业人格美的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平凡;;艺术的时代效应——对21世纪的设计观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张继涛;;当代美育发展历程及其问题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周珑;;审美化生存——论李健吾文学批评审美维度的建构与坚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蒲晓业;;情感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5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阴元铮;;艺术治疗的发生机制初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健;;梁启超美育思想新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佴e,
本文编号:1311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1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