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德国古典美学: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主题
本文关键词:走出德国古典美学: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主题 出处:《学术月刊》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思辨方法、美的艺术哲学、审美乌托邦等德国古典美学的思想方法,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西方一系列艺术运动和艺术潮流,与西方现代美学双向互动,通过对艺术本质的重新诘问,表达了对摹仿说的彻底反叛,解构了美的艺术的传统观念,消解了艺术作品和普通物品之间的传统界限。它们反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进而反对西方古典美学,其实质是西方美学的现代转型。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艺术与美学领域不满求变的思潮日益增长,走出德国古典美学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当代美学正在吸纳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反叛性因素,融合其复杂多元和充满活力的思想资源,绘制新的大美学理论图景,实现从基本版图到总体风貌的全局性变革。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12&ZD16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西比较诗学前沿问题研究”(2072015127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作者代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德国古典美学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深刻影响为国内学界所公认。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当代西方美学理论占据了国内学界注意力的中心,西方古典美学日渐受到冷落,清理德国古典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关系的论著迄今尚不多见。在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珊;;贝多芬音乐与德国古典美学[J];读书;1983年01期
2 曾繁仁;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J];文史哲;1993年01期
3 张玉能;科学技术与德国古典美学[J];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4 倪胜,张黔;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对象化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之比较[J];文艺研究;2001年03期
6 陈海燕;德国古典美学关于“人与自然”的探索及启示[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章辉;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8 董晔;;论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与超越[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3期
9 朱鹏飞;;从“美的理想”、“技巧中的自然”到“美的规律”——也谈马克思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与革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旭曙;;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概念[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政文;德国古典美学现代性的基本维度[N];光明日报;2006年
2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二律背反的成像:魏玛小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黄玉才;守望精神的家园[N];黄山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弘;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希腊人”[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梁海钢;审美与自由[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龄予;德国古典美学中的艺术分类[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鲍睿;论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1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