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新探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新探 出处:《学术论坛》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旨在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思想信仰和行动指南,其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所接受。接受美学对接受主体和接受效果的高度关切为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引。借鉴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推进。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政治文化为视角的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11XGJ012)
【分类号】:B83-0;D61
【正文快照】: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联邦德国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其着力于研究发生在文学领域的接受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在于大众对理论的接受,接受美学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切为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这意味着马克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钢;双重视域:接受美学和大众文化关系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2 刘云;;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作者、文本、读者关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3 孙军,朱煜媚;简论接受美学[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郝勇东;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对接受美学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拜龙梅;;试论接受美学[J];天府新论;2007年S2期
6 刘义;;试论马克思生产理论对接受美学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2期
7 朱立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J];学术月刊;1986年05期
8 张永昊;接受美学与商品营销的美学[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 唐旭;接受美学影响下的语文教师功能[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云柏;;试论伊瑟尔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强;反美容之冲击与进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3 常智奇;建构自然整体 和谐论的美学观[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南;接受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D];苏州大学;2008年
2 蔡瑞婷;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包风兰;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4 方芳;姚斯接受美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吉凤;《乐记》美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涂玉英;姚斯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熊晓庆;视界融合[D];武汉大学;2005年
8 戴玉竹;先秦两汉儒家与古希腊罗马审美接受论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毛懿茵;跨越阐释的鸿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士军;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3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1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