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清代云南文士的休闲审美
本文关键词:略论清代云南文士的休闲审美 出处:《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代云南文士有着明显的休闲意识。他们领悟到休闲的价值,向往休闲的生活方式。在休闲工夫上,他们逸出尘俗之境,步入栖隐之境,游赏审美之境。此外,他们还在诗、酒、琴、茶的载体中实现赏玩。从休闲境界而言,他们中的一部分能够安贫乐道,不为物所拘累,实现了超越境界的休闲。清代云南文士还自觉地将"闲"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在诗文中力图发现、提炼景物、人物、情思中的"闲"之美。他们自身的诗文,也在后人的审美鉴赏中被冠以"闲"的正面评价。
【作者单位】: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2014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云南休闲文化的美学意义”.项目批准号:QN2014011
【分类号】:I207.2;B834
【正文快照】: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清代云南文士之中有着丰富的休闲审美文化。一方面,他们有着明显的休闲意识,领悟到休闲的价值所在,向往休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重视休闲中的审美享受,在高雅的文化载体中实现赏玩。此外,部分清代云南文士的休闲能不为物所拘累,实现了某种超越性的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法;;休闲与美学三题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潘立勇;陆庆祥;;中国传统休闲审美哲学的现代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3 潘立勇;;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张玉勤;审美文化视野中的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理想的教育:走向乐生的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谢珊珊;;休闲与审美:古代文人自主生命的追求与超越[J];东岳论丛;2011年06期
3 刘松;吕鹏;吕冬阳;;论“休闲”视阈的旅游本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孟茹;任中峰;;“旅游消费券”在杭州的休闲传播效果研究[J];消费导刊;2010年08期
5 陆丽琼;;休闲的本质与特征[J];滨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茶志高;;“永昌诗社”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7 杨林;;现象学视域下的休闲美学及其基本问题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8 张红翠;;现代都市与休闲:一对天然的矛盾——以工业区为重点的研究报告[J];大连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9 潘海颖;;再论被消费的休闲——波德里亚休闲批判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杨越;;管窥《松尾芭蕉俳文》之中国道家“休闲与审美”的文化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庆祥;苏轼休闲审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3 卢长怀;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毛妍君;白居易闲适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苏状;“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潘海颖;休闲消费之哲学批判与审美呈现[D];浙江大学;2012年
8 吴树波;中国传统宗教的休闲智慧[D];浙江大学;2012年
9 章辉;南宋休闲文化及其美学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吴肇莉;云南诗歌总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婉姝;长沙市休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蒋微芳;基于场所依赖理论的休闲业态创新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范春星;旅游景区栏杆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俞来雷;“休闲城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刘平;中日休闲体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钱水悦;李渔《闲情偶寄》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浙江大学;2008年
7 朱星瑶;《金瓶梅》女性与家庭关系探微[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高元喜;淄博休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9 孔炜灵;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张敏;走向乐生的休闲教育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前龙;;什么是休闲?——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休闲的理解[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曾梦蕊;;中西休闲方式比较——从文化哲学视角分析[J];考试周刊;2009年34期
3 潘立勇;“自得”与人生境界的审美超越——王阳明的人生境界论[J];文史哲;2005年01期
4 潘立勇;;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5期
6 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1期
7 王小波;工作与休闲——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变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8期
8 庄穆;休闲:理想与现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8期
9 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1期
10 马惠娣,成素梅;关于自由时间的理性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状;“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4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1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