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资源的拓展与多元化的批评
本文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资源的拓展与多元化的批评 出处:《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概念范畴,"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多面性,既包含着浅层外观的审美化,也包含着深层认识论的审美化,同时还包含着"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双向互动,这些不同层面之间构成了一种矛盾张力结构。因此,应该拓展出更为丰富的理论资源,采用更为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批判。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审美心理研究”(10NXCZX01)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时至今日,“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美学现象和社会文化事实,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之下,“审美化”已超逸出少数知识精英的“私人话语”,而日渐成为消费社会的“大众语法”;“审美化”已不仅显现为一种“美学景观”,而更是上升为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霞;;“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美育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李立;;“审美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及其价值悖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向丽;;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J];中国美术馆;2007年07期
4 胡强;;近年来身体美学研究述论[J];阴山学刊;2007年06期
5 范秀娟;;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J];南方文坛;2008年03期
6 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J];文艺争鸣;2008年03期
7 周计武;;社会转型时期的美学研究——“当代美学的价值取向”理论研讨会综述[J];学海;2008年04期
8 李满意;;孔子诗乐教化的优越性及其美育启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李健;;齐美尔美学思想研究的新起点——评杨向荣《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朱立元;;关于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若干问题——与董学文等先生商榷之四[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放鸣;;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杜安;王国维形式美学观念的现代性追求[N];贵州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2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厦门大学;2007年
3 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4 王华章;“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变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傅瑶;“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0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3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