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判断力看科学美的本质
本文关键词:从目的论判断力看科学美的本质 出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行美学原理教材涉及科学美问题时,往往引用科学家的描绘和感悟,缺乏学理层面的梳理。我们从康德的目的论思想出发,认为科学美是科学家将目的论判断力这种反思性能力运用到了科学认识动之中而产生的。主体在科学认识活动的不同维度运用目的论判断力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科学美感产生,而科学美反过来也会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1
【正文快照】: 在上世纪末的“美学热”中,科学美是热点问题之一。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存在科学美这个审美领域以及科学美的本质是什么。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基本上认可了科学美在审美领域中的合法地位,在新出版的美学原理教材中也都加入了有关科学美的相关章节。如叶郎的《美学原理》(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晓芒;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J];文艺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袁正校;略论现代逻辑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纯成;;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形式、诱因、控制和防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志芳;;简单性维度下科学的真与美[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10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小艳;高职数学微积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望衡;论科学美与真、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吴全德;科学美[J];民主与科学;2004年01期
3 徐恒醇;探索科学美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途径——兼答潘必新、陶伯华同志[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张宏梁;关于“科学美”之我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林晖;美学范围无所不包吗?——评“科学美”、“理性美”[J];浙江学刊;1984年06期
6 穆纪光;关于艺术美和科学美[J];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06期
7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何蜀川;;论美与科学[J];中国市场;2006年19期
9 程民治;管窥现代物理学家的科学美学观[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10 高兴华;论科学认识的审美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黄国范;科学理论的审美启示[N];浙江日报;2009年
2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苏恩泽;科学时代创造科学美[N];解放军报;2002年
4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审美活动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2 邵珂佳;科学与美[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张小华;爱因斯坦时期科学美思想简论—1900-1955[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陆茜;论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武玲霞;科学发现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2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3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