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对货币拜物教现象的审美批判—席美尔《货币哲学》的蠡测

发布时间:2017-12-26 10:20

  本文关键词:对货币拜物教现象的审美批判—席美尔《货币哲学》的蠡测 出处:《广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文化 货币异化 席美尔美学 审美哲学


【摘要】:席美尔的著作《货币哲学》是其思想精髓的集中代表作之一。西方学者对席美尔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席美尔关注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意义”,用一把用美学的钥匙打开现实世界的大门,探索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在现代哲学思潮中,席美尔的审美思想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分析方式与学科界限,他从多个领域以审美眼光剖析了现代社会生命活动的本质,以及在货币文化下的审美心理的变化与特征。随着现代都市问题的突出,个体精神病症日益严重,人们更迫切需要找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试图能够找到解决现代个体精神空虚的方法。在这方面席美尔的审美理论给世人提供了不同的视域与思考方式。纵观席美尔的哲学思想,他着重关注现代物质社会下的个体生活状况与心理变化,以及这种物质生活对个体精神的影响,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碎片化精神特征。席美尔审美理论处处体现了生命哲学思想,他通过从货币经济活动与物质文化的角度的情致分析,对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个体进行审美阐释。席美尔注重从日常生活契入问题,试图从碎片化、偶然性、随机性的个体活动中找到生命本质规律与生活意义的底蕴,席美尔认为审美内涵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中,从审美视角来分析日常生活的丰富内容和表现形式,才能领悟生活的真实与美的价值。因此,他把审美触角伸入习空见惯、十分琐碎又循环不往复的货币交往中,以此揭示货币对利益牵扯后面的生活真实与审美曲折表现与变形存在的社会文化与思想机理。这是席美尔审美理论的特征与意义所在,对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如果说席美尔的货币哲学是深刻而绵长的,那么他从中透出的审美思想则是睿智而机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这种辨析方法对后来哲学思想界具有引导作用。席美尔对货币现象的文化解读、对现代个体生活现状的经济—文化分析,为社会学家与哲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与理论参考。本文从席美尔货币哲学的人学向度开始思考,探析现代社会下,货币的功能性与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的关系;接着分析货币精神对审美意识的浸润,寻找现代市场经济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之生活化真实;找出客位文化与主位文化的矛盾根源,梳理审美批判的思维架构,探析审美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意韵。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雨泽;对货币拜物教现象的审美批判—席美尔《货币哲学》的蠡测[D];广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3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3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