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美学遭遇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7 18:14

  本文关键词:当美学遭遇文化研究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 艺术哲学 文化研究


【摘要】:美学产生于历史性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化。只有重新回归作为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之中,走向公共领域,美学方能实现其目的和价值。文化研究引入美学,将产生新的研究领域,更新美学观念,即重新审视美学史上的命题,揭示其意识形态的方面;分析种种日常审美现象背后的文化权力;致力于当代审美趣味的社会学研究。
[Abstract]:Aesthetics comes from the historic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social differentiation. Only by returning to the culture of life as a whole and moving towards the public domain, aesthetics can achieve its purpose and value. The introduction of aesthetics into cultural research will generate new research fields and renew aesthetic concepts, namely, reexamine the pro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reveal its ideological aspects, analyze the cultural power behind all kinds of everyday aesthetic phenomena, and commit to the sociological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taste.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在西方学界,文化研究对艺术史、电影研究、社会学、人类学、音乐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起源于文学研究的文化研究输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文本研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文学研究的思路、方向和思想资源。那么,文化研究是否能对美学研究有所影响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嘉华;从美学的困惑说开去[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李醒尘;美学研究不可忽视艺术——喜读李欧《论艺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毛萍;美学究竟研究什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军学,庞壮;体验、反思、否定——美学思想方法论刍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姜奇平;“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经济学与美学比较研究之二(上篇)[J];互联网周刊;2002年16期

6 范守信;素质教育与“美学”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7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唐桃;美学的自觉——元美学研究导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骆冬青;政治美学的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光芒;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比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2 ;全国美学会议分别召开高校美学教学和造型艺术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曾建平;;知识产品与美学在知识经济中的整合——关于“美学经济"命题的论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刘兴家;;写作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7 马莉;肖光来;;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转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江苏省美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10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张丹飞;市场呼唤新型美学教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贾立钢;认识“企业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4 滕守尧;序《通俗美学》[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维安;美学第三次大讨论条件具备[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纪尧;和谐派美学的创立者[N];光明日报;2003年

8 山东大学文学院 程相占;新世纪中国美学一瞥[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10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4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昌飞;阿多诺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凯军;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志强;“消逝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崔璨;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崔国清;日常生活视阈下的天气美学[D];兰州大学;2013年

6 邱艳艳;论美学中的爱[D];郑州大学;2007年

7 徐金凤;敞开美学的情感之维[D];湖北大学;2011年

8 童小畅;消费社会:美学终结的时代[D];四川大学;2005年

9 熊晓庆;视界融合[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孙迁迁;女性审美特征与女性美学建构[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2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42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