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大众文化美从何来——对大众文化审美性的深入探寻

发布时间:2017-12-29 02:20

  本文关键词:大众文化美从何来——对大众文化审美性的深入探寻 出处:《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众文化审美性 通俗美 感性愉悦


【摘要】:面对法兰克福学派及现有美学对大众文化的否定性态度,面对精英艺术的深刻性和超越性,我们不禁要问大众文化是否具有审美性?大众文化的通俗之美满足了普通人的艺术审美要求,而艺术是感性的正当诉求。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感性精神不断解放的过程,因此对于感性生命的理解就是对大众文化追求感性愉悦的理解。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对外合作学院;
【分类号】:B83-05
【正文快照】: 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产生的一种消费文化,通俗文化,其所引发的社会效应是多重的。在对大众文化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审美现象进行评论的过程中,批判与否定大于赞扬与肯定。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社会的商业模式下被“异化”了的艺术,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刘康凯;;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三种替代性理论方案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汪德宁;;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许英英;矫苏平;;谈空间序列的节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10 肖晴;;符号中的美与设计思维——波特兰市政厅的形象与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继华;;宜:李渔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马彩红;;浅析中国电视的“审美疲劳”[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万娜;;现代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10 姚朋;;浅析事件因素对风景园林场所感的影响[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8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48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7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