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文关键词: 宗白华 国际学术研讨会 朱光潜美学 中国美学 一百周年 美学思想 美学理论 中西美学 发展前景 诞辰 出处:《台声》199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世纪之交,面对世界文化的汹涌大潮,中国美学向何处去?这是当代中国美学亟待解决的世纪性课题,一代宗师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能够给予我们诸多启示.1996年9月8日,来自内地、港、台及德国的70余名学者,云集风景秀美的黄山,参加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安徽省社科院文学所共同主办的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缅怀二位美学老人的高尚人格、讨论他们的美学思想,展望未来中国美学发展前景.与会者一致认为,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美学家,虽然他们的美学理论各具特色,但他们都立
[Abstract]: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the face of the surging tide of world culture, where does Chinese aesthetics go? This is the century subject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aesthetic thoughts of Mr. Zhu Guangqian and Zong Baihua, a generation of masters, can give us a lot of inspiration. September 8th 1996, from the mainland, Hong Kong. More than 70 scholars from Taiwan and Germany, gathered in Huangshan with beautiful scenery,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emoration of Zhu Guangqian,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Sinology Department of Bonn University of Germany, and the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of the 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100 Anniversary of Zong Baihua's Birthday paid tribute to the noble personality of the two elderly aesthetics, discussed their aesthetic thoughts, and looked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20th century, Mr. Zhu Guangqian and Mr. Zong Baihua were the greatest aestheticians in China. Although their aesthetic theor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y have both established themselves.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世纪之交,面对世界文化的汹涌大潮,中国美学向何处去?这是当代中国美学亟待解决的世纪性课题,-比宗师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能够给予我们诸多后示。1996年9月8日,来自内地、港、台及德国的7()余名学者,云集风景秀美的黄山,参加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德国波恩大学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永佑;两种对立的人性观——与朱光潜同志商榷[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2 荒芜;;师友之间 我所知道的朱光潜先生[J];读书;1980年06期
3 费芑;;美学老人朱光o[[J];新闻战线;1980年11期
4 李泽厚;;宗白华《美学散步》序[J];读书;1981年03期
5 ;外国学者论朱光潜与克罗齐美学[J];读书;1981年03期
6 邹士方;;美的追求——记美学家宗白华与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交往和友谊[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4期
7 程代熙;;朱光潜与尼采——读《悲剧心理学》[J];读书;1983年11期
8 奇青;朱光潜的治学经验[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01期
9 邹士方;;宗白华传略[J];晋阳学刊;1984年06期
10 一仪;艳芳;;随感[J];读书;198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各单位交流研究和教学情况[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徐书城;;《美学大纲 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之;域外文学为何影响了我们[N];北京日报;2000年
2 止敬;读书八法[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龚静;重新与宗白华一起散步[N];东方航空报;2000年
4 沈鹏;寿长所历识弥多[N];光明日报;2000年
5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6 许道明;记忆中的张世禄先生[N];解放日报;2000年
7 杨建民;徜徉在美的世界中[N];团结报;2000年
8 陈瑞林;文艺理论的同位横移[N];文艺报;2000年
9 江西 文先国;鉴定与鉴赏[N];中国商报;2000年
10 贺岚;《宗白华著译精品选》编后记[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2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3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4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5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7 秦艳华;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10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4 薛荣莉;徜徉在学术与人生的诗意境界[D];暨南大学;2002年
5 黄蔚红;[D];郑州大学;2002年
6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8 吕文涛;论宗白华的艺术人生观[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钱望园;朱光潜论语文之美[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先祥;中国书画理论研究的两种范式[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47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4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