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主体性的发生及其心理依据
本文关键词: 需要意识 心理依据 外射 心理交流 需要心理 类主体性 安全需要 审美意识 生活意识 审美主体 出处:《思想战线》199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人的灵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创造性,人的发展潜能,总之,人的主体性,在社会中确立,在历史上发展,贯穿于人类发展和文明创造的始终。人这个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主体性,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文明过程中日益展开、日益丰富的身心动能。主体,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时代与阶级的产物;主体性,也必然带上文化的色彩,社会的痕迹,时代的精神,阶级的特征等等。本文主要分析主体性的发生及其心理依据。一、人类主体的发展历程人类带着最简单的需要心理从动物世界挣脱出来,又在日益多样化的需要意识推动下跨入了文明的历程。需要,既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原始起点,又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最早的需要是与肉体相关的饱暖需要、安全需要和性欲需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才在原始需要基础上出现了生产活动的需要、社会安全的需要、娱乐和审美的需要、情爱(专诚的性爱)的需要、友爱与交际的需要
[Abstract]:Man's spirit, man's essential strength, man's creativity, man's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n short, the subjectivity of man is established in society and developed in history.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creation of civilization, the subject of human being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history; Subjectivity is the result of the society, time and class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nature and society and creating civilization, the human body is expanding day by day and enriching the kinetic energy of body and mind day by day. Subjectivity is bound to take the color of culture, the traces of societ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class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of subjectivity and its psychological bas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s with the most simple need of psychology from the animal world out of the world, but also in the increasingly diverse awareness of the need to step into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original starting poi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but also the driving force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earliest needs are corporeal needs, security needs and libido needs.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social security, entertainment and aesthetics, love (exclusive sex), friendliness and communication have emerged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needs.
【正文快照】: 人的灵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创造J性,人的发展潜能,总之,人的主体性,在社会中确立,在历史卜发展,贯穿于人类发展和文明创造的始终。人这个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主体性,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文明过程中日益展开、日益丰富的身心动能。主体,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红梅;略论需要及其推动历史发展的机制[J];殷都学刊;1997年04期
2 ;“我见青山多妩媚”之心理[J];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5年04期
3 王明军;;未成曲调先有情——析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中心理依据的获得[J];视听界;2007年01期
4 徐联仓;四个现代化需要心理学[J];心理学报;1979年01期
5 王敦洲;诗歌“错乱”的心理依据及其美学功效[J];名作欣赏;1986年06期
6 王海霞;;新词语产生方式的心理依据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24期
7 ;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J];冶金政工研究;2001年02期
8 ;“内心外射”[J];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02期
9 胡师亚;;残缺美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10 胡师亚;;残缺美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敏;;谈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基石[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2 肖前瑛;;数学结构教学的心理依据[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卢秀安;;广告诱因与消费者购买欲的调查[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曹公卫;;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英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5 孙丽;;重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交流护理体会[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6年
6 储兆瑞;;老年社区服务需要心理保健咨询[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罗谧;郑永涛;;从需要心理学角度谈郑和下西洋对亚非国家的文化影响[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淑云;;将欲取之,心先与之——谈与叛逆型学生的交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肖前瑛;;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10 赵亚军;张智君;;眼睛注视方向诱导空间方位表征的作用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益民;体外射精也会怀孕[N];大众卫生报;2003年
2 迟凤东 张闻 张国庆;良好的心理交流助推采访成功[N];承德日报;2011年
3 陈跃进;这些孩子需要心理咨询[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宁乡县人民医院心理医生 曹利平;也许您的孩子需要心理咨询[N];大众卫生报;2000年
5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心理咨询[N];黑龙江日报;2000年
6 淑文;新生儿也需要心理护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现代人需要心理医生吗?[N];福建科技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赵绍华;哪些孩子需要心理医生?[N];健康时报;2003年
9 刘高平邋钱月航;每个孩子都需要心理帮助[N];常州日报;2008年
10 成都中医药大学 蒲昭和;偷窃成癖需要心理疏导[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蒙衡;中德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威;呼麦艺术的音乐心理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仇梦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4 孟传慧;进城农民个体劳动者社会需要心理研究——对武汉市进城农民的调查[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李小玲;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刘素芳;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曼;俄语报刊标题的语用预设多视角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王霞;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话语标志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苑红伟;基于交通心理的行人不安全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婷;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与新闻真实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3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5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