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美学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规律 生态建设 动态平衡 出处:《思想战线》200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态美学的研究不仅要为美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创造必要的理论准备,而且还要直接为生态建设提供指导。生态美学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为人类利用自然提供合理的尺度,可以促进生态文明活动的开展,可以指导人们摆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建设审美化的先决条件是把握生态美的基本特征,生态美具有偏重形式美、呈现多样性等特征。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兼顾。生态建设要以真为基础,遵循生态规律;要以善为灵魂,力求美善合一;要以美为主旨,追求和谐之美。
[Abstract]:The study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should not only create necessary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esthetic view, but also provide direct guidance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esthetics can provide ideas and methods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t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scale for human beings to use na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tivities. It can guide people to corr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erequisit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esthetic is to grasp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beauty, ecological beauty has an emphasis on formal beauty.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r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ruth and follow ecological laws. Take the good as the soul and strive for the unity of beauty and goodness; To beauty as the main purpose, the pursuit of harmony of beauty.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69
【正文快照】: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振伦;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文明[J];河北学刊;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浩波;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意蕴及其取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叶知秋;;“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可能性考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陈国雄;论生态美学的美育[J];云梦学刊;200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齐雪梅;出版品牌的美学品格[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2 李小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3 胡永胜;生态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4年
4 杨亭;论《格萨尔王传》的生态美学思想[D];西南大学;2006年
5 吴玉英;“诗意栖居”的美学之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晓芸;试论陶渊明的诗意栖居及其现代意义[D];暨南大学;2006年
7 李房英;福建观光果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8 孟英伟;我国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峻;社会生态学初论[J];天府新论;1987年05期
2 ;志在家乡生态建设的新牧民[J];内蒙古林业;1987年05期
3 刘新民;;探索者的情怀——记毛乌素沙地天然柳湾林平茬复壮科研组工程师吴剑雄和他的小组[J];内蒙古林业;1987年06期
4 郭因;关于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问答[J];学术界;1991年04期
5 刘光明;关于生态环境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Н.Б.曼科夫斯卡娅 ,由之;国外生态美学(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11期
7 Н.Б.曼科夫斯卡娅 ,由之;国外生态美学(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12期
8 王建中;;生态建设的宏伟画卷,美好心灵的高亢赞歌——评李继伦的长篇报告文学《禹王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包庆德;市场经济与生态哲学[J];哲学动态;1994年06期
10 邹广文;审美文化的未来走向[J];哲学动态;199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仇荣亮;;顺德市新市区中心区环境规划中的生态问题[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谭卫广;宁波;陈智营;黄醒群;;珠海市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规划[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许志信;赵萌莉;;保护和建设植被是生态建设的根本措施[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颜京松;;我国西北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目的、原则、技术路线、方法及措施(提纲)[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周爱国;徐恒力;孙自永;;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讨论[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吴柏清;李正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地学问题[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高海明;;内蒙古西部大开发水资源供需问题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俊清;崔国发;;干旱半干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文英;;开发水保产业 推进生态建设[A];山西省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材料[C];2000年
10 万国江;;西部大开发中贵州面临生态建设与环境塑造的重要任务[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承;保护天然林 重铸生命线[N];中国环境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梁彩恒;建筑要体现对人的最大关怀[N];中国建材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盛矛;绿染石旮旯[N];贵州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邵文杰;退耕还林莫忘种草[N];光明日报;2000年
5 万华;加强生物研究 搞好生态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赵亚明;统一投资标准 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N];贵州政协报;2000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张忠法 李屹;我国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问题、目标及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8 记者 胡左;中德携手推进科尔沁荒漠化生态建设[N];科技日报;2000年
9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陈梦熊;西北干旱区大型内流盆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下)[N];科技日报;2000年
10 谢朝柱;西部大开发应从恢复生态开始[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荣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春良;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延军平;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方辉;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周跃志;绿洲稳定、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阜康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7 周爱国;中国西北干旱区额济纳盆地地质生态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刘晖;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及安全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董晖;中国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君;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卓资县案例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2 叶祥北;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计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3 段礼全;重庆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进行的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于桂娥;中国森林资源综合核算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5 王哲林;关于发展我国生态税收的设想[D];厦门大学;2001年
6 王谋;四川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荣杰;玉门川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农业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8 张自军;宁夏农业节水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9 袁春梅;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黄建烽;生态美学视域中的沈从文小说[D];华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53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5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