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时间”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消费时代的新拓展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自由时间 必要时间 闲暇时间 艺术生产 消费时代 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在人与物的自然关系中,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生产。艺术生产包括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生产与存在于"必要时间"中的生产;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存在于"必要时间"中的艺术就成为存在于"闲暇时间"的消费活动。剥夺艺术"自由生产的时间"而把艺术纳入"必要时间"、"自由消费时间",乃是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对抗性在艺术活动中的体现。发展马克思"自由时间"论美学,在新的消费时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Abstract]:In the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rt is an ideology; In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ings, art is a kind of unique production. Art production includes the production in "free time" and the production in "necessary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ptance, art existing in "necessary time" becomes a consumption activity existing in "leisure time", depriving art of "free time of production" and bringing art into "necessary time". "Free consumption tim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herent antagonism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in artistic activiti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Marx's aesthetics of "free time" in the new consumption era.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翻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我们发现,“自由时间”是其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对这一范畴,美学、文艺学界并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在艺术生产过程中,“自由时间”是一个绕不过的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应该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2卷第2期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4期
2 庄锡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建构——评曾簇林著《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3 尤西林;;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人文理想主义[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年00期
4 俞兆平;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瞥[J];南方文坛;2000年05期
6 张德厚;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7 J.希利斯·米勒;陆小虹;;许诺、许诺:马克思和德曼的关于言语行为、文学和政治经济学诸理论之异同[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1年00期
8 程勇;《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9 ;世界美学大会首次登陆中国[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10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丁国旗;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8年
2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3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4 刘晓燕;作为马克思后学的阿多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代迅;跨文化转向中的中国美学抉择[N];文艺报;2009年
6 彭修银;构建当代形态的和谐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颖;现代休闲文化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恒贵;卢卡奇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3年
4 徐炫;自然何以为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蔡仪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瑞奇;倥偬廿载,,浮沉三纪——陈望道美学思想评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s櫦
本文编号:1454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5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