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审美变容
本文关键词: 日常生活世界 审美对象 艺术作品 变容 审美态度 生活美学 审美理想 态度理论 审美经验 理论解释 出处:《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丹托有个著名的观点,"理论解释"可以将日常事物"变容"为艺术作品。(1)我想借用这里的"变容"(transfiguration)一词,来讨论日常生活是如何转化为审美对象的,从而进一步讨论近来流行的日常生活美学或简称为生活美学的实质。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变容,就是指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将日常生活转变成为审美对象。从美学史上来看,迄今为止,
[Abstract]:Zhengdanto has a famous view tha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can transform everyday things into works of art.) I would like to borrow the word "transfiguration" here. To discuss how the daily life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aesthetic object, so as to further discuss the popular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or the essence of the aesthetics of life, so called the aesthetic changes of daily life. No matter what means are used to turn everyday life into an aesthetic object.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so fa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B832
【正文快照】: 丹托有个著名的观点,“理论解释”可以将日常事物“变容”为艺术作品。(1)我想借用这里的“变容”(transfiguration)一词,来讨论日常生活是如何转化为审美对象的,从而进一步讨论近来流行的日常生活美学或简称为生活美学的实质。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变容,就是指不管通过什么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博雅杰;;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看音乐审美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王丽娟;;创设情境 发展情趣 培养情感[J];音乐天地;2010年02期
3 张春香;;论《周易》的生成性思维结构[J];哲学研究;2010年02期
4 肖双荣;;墨子兼爱思想的审美之维[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方英敏;;玩弄与规训:先秦女性审美中的扭曲现象[J];阴山学刊;2010年01期
6 刘春阳;;缪斯与上帝的相遇——生存论视域中的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谢灵;;论艺术美的整体观[J];学理论;2010年05期
8 王紫;;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方“移情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体现和审美差异[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9 王波;李宏杰;;论高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美育功能的实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郑可春;;书法客观评价模式的构建——以评价的尺度和维度为着眼点[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浩;;体育运动与审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夏林清;;求变致知——在地实践的身心复元路径(专题研讨)[A];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夏林清;;灾后复苏——日常生活世界的重构与发展[A];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洪治纲;;捍卫先锋,就是捍卫文学的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5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罗希;普慧;;现量论音乐审美问题研究[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娜;;英汉民族审美心理差异及其语言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李春梅;;街道与城市——以中央大街为例谈街道在城市景观组织中的作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杜芳娟;熊康宁;;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探析喀斯特石漠化景观的旅游价值[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唐力行;;“跑码头”在纽约:谈评弹的域外体验及其文化意义[A];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杨振之来也旅游策划规划有限公司 杨振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丹;旅游地产品升级:体验产品的规划设计(二)[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中共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重视审美的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10年
3 刘爱河;中西文化遗产保护差异之反思[N];中国文物报;2010年
4 海口经济学院旅游研究所 刘荆洪;奇石文化与旅游景区文化[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雷启立 毛尖 王晓明 张炼红 孙晓忠 倪伟;“中国电视剧”的“时代之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7 牛瑞胜;简论明式家具的道家思想[N];中国艺术报;2010年
8 刘海波;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印象”[N];人民日报;2010年
9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 刘海波;电影如何更新“中国印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河北省书协会员 雄县文联主席 杨章志;浅谈书法艺术的感化作用[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振华;日常生活视野下的都市空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贺苗;日常思维生成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庄秀芬;古代朝鲜女性汉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韩梅;唐宋词与唐宋文人日常生活[D];浙江大学;2007年
5 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艳崇;行动中的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为全;建构中国道德建设的理想图景[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永成;经济法人本主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许丙泉;从快感到美感[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李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文化变迁与价值冲突[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贵芝;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兆琳;电视新闻感官主义的审美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凌;谢灵运山水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丽红;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生态和谐美[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牛彦飞;日常生活的诗意追寻[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勇;回归生活之路——日常生活批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春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隐性暴力[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磊;学校生活体验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安威;审美视野下的对外汉字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霖;农民工在村落变迁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5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5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