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眠“美是审美评价”的理论内涵
本文关键词: 黄药眠 审美评价 积淀 情感反映 出处:《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客观主义"的背景下,黄药眠提出"美是审美评价"的理论,表示对审美主体性的肯定。该理论主张,美既不在于物,也不在于人,而是主体对客体的"情感反映",是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意义。而这种情感既具有主观性、个体差异性,而又蕴含了丰富的、群体的客观历史积淀性,既具有丰富的感性色彩,又是人类思想的直觉反映。
[Abstract]:In -50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objectivism", Huang Yaomian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beauty is aesthetic evaluation", which expresses the affirmation of aesthetic subjectivity. It is the "emotional reflection" of the subject to the object, which is the value meaning of the object to the subject, and this emotion is not only subjectiv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but also contains rich, objectiv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the group. It is not only rich in perceptual color, but also the intuitive reflection of human thought.
【作者单位】: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黄药眠是上个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最为活跃的人物之一,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他脱离学界长达22年。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于195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一次美学讲座上的精彩讲稿《美是审美评价:不得不说的话》,也被雪藏了几十年,直到1999年才发表出来。在这篇文章中,黄药眠多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圣传;;从“积累说”到“积淀说”——李泽厚对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文学评论;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圣传;;“学案”研究与文学理论的新突破——论童庆炳晚期的文艺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药眠;美是审美评价:不得不说的话[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3期
2 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01期
3 李泽厚;;审美意识与创作方法——(创作方法札记之一)[J];学术研究;1963年06期
4 李圣传;;从“生活实践论”到“实践美学”——论李泽厚美学中“社会性”与“实践性”的思想来源[J];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大地;孙子威;;黄药眠1957年的美学观——纪念1957年美学大讨论五十周年[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2 童庆炳;;黄药眠的“生活实践”文艺论[J];东疆学刊;2007年03期
3 沪边;黄药眠先生访问记[J];文艺评论;1986年04期
4 ;挽黄药眠同志[J];群言;1987年11期
5 ;黄药眠同志生平[J];新文学史料;1988年01期
6 夏之放;;诗人黄药眠[J];汕头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7 钟敬文;;怀念黄药眠同志[J];群言;1993年07期
8 臧克家;;纪念黄药眠老友[J];群言;1993年07期
9 黄大地;黄药眠创造社时期的诗歌创作——纪念黄药眠诞辰100周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王珂;代绪宇;;黄药眠是被遮蔽的优秀诗人[J];南都学坛;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周玉宁;北师大召开黄药眠文艺思想研讨会[N];文艺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咏芬;黄药眠文艺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景耀;“生之意识”的探寻[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静;黄药眠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4 李兆坤;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7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5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