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观照——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方法论

发布时间:2018-01-23 14:04

  本文关键词: 审美文化研究 现代主义 历史观照 历史研究 马尔库塞 史学流派 后工业社会 当代审美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 技术文化 出处:《浙江学刊》199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审美文化研究不仅需要逻辑分析,而且需要具有历史深度和历史底蕴。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历史”这一问题,审美文化研究必须形成新眼光,真正的历史有三大要义:它是被思想修正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当代史;它的确立体现着价值联系的原则
[Abstract]: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needs not only logical analysis, but also historical depth and historical details. For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the real history",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must form a new vision. True history has three main points: it is modified by thought; In essence, it is a contemporary history; Its establishment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value connection.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G02
【正文快照】: 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观照———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方法论姚文放审美文化研究不仅需要逻辑分析,而且需要具有历史深度和历史底蕴。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历史”这一问题,审美文化研究必须形成新眼光,真正的历史有三大要义:它是被思想修正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当代史;它的确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薇;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J];江海学刊;2000年01期

2 刘笃成!614000,唐淮!614000;西方历史哲学的焦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何林军;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后现代主义[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4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许晓平;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张广智;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7 方国学;汤因比文明形态史学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梅向东;张恨水的“四不像”与其通俗文艺范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梅向东;“后新时期”—— 一个非历史性的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金民卿;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赵君;艺术彼在世界里的审美狂喜[D];暨南大学;2006年

4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何新华;夷夏之间:对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魏天无;九十年代诗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邓永芳;文化现代性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秋红;对先锋思潮的透彻观照[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芝国;浅论文学中的历史感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丽娜;时间:童话的“阿德涅彩线”——论童话的叙事结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有庆;空间诗学[D];兰州大学;2007年

5 邓媛媛;世纪之交俄语词汇使用现状折射出的俄罗斯社会文化[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张晓萌;后现代思潮对心理学发展演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7 邬蒙;迷失于后现代的田园[D];苏州大学;2005年

8 郭春凤;文学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弱者存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段恺;论作为现代艺术表现的反讽[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西;;《沉沦的土地》的悲剧观——兼谈小说的本体象征[J];读书;1985年05期

2 陈炎;弱者的哲学——由阿城小说引起的文化反思[J];文学自由谈;1988年05期

3 李德纯;;司马辽太郎论[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年01期

4 吴秀明 ,周天晓;红颜悲剧与作家的当代思考——评穆陶的长篇历史小说《红颜怨》[J];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04期

5 汪名凡;;看似神话 不似神话——读康濯中篇新作《洞庭湖神话》[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6 赵广林;美学与文化学的整合——文化系统中的美学思考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6期

7 王少卿 ,朱金瑞;对历史的文化观照及尺度[J];求索;1991年01期

8 金亚娜;苏联的审美文化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9 刘火;;关于《灰窑地》的通信[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2期

10 寒岭;出路并不全然在军事——评《大决战·淮海战役》[J];当代电影;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徐放鸣;;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王建舜;;云冈石窟双窟造像的审美文化研究——模式、分解与对称、互补[A];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C];2005年

7 徐放鸣;;城市审美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谢金良;;转型时期审美文化研究如何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都市文化研究[A];交流与互动——上海、汉城(首尔)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喜华;回望九十年代[N];中国老年报;2000年

2 陈婵;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的历史观照[N];文艺报;2000年

3 邢建昌;从美学研究到审美文化研究[N];文艺报;2000年

4 邢建昌 井华茹;文学批评研究的崭新视角[N];文艺报;2000年

5 黑龙江大学 杜桂萍;对清代杂剧的若干认识[N];光明日报;2001年

6 王德胜 唐善林;多视角的整合研究[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耿文婷;“请你给她多一点爱”[N];文艺报;2002年

8 水云;对历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N];光明日报;2003年

9 郑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新态势[N];文艺报;2003年

10 杨义 田泥;展示学理与吟咏性情[N];文艺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姚惠;形象、符号与认同——广告的审美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秦海霞;中学文学教育的反思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莫小娟;小说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接受[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孙晨;中国传统唱论的历史观照及其现实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淑华;历史观照下的时评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何春华;我国书业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萌;广州园林酒家审美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曾赛军;室内软装饰的审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5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