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塔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 利奥塔 后现代主义理论 研究述评 后现代主义思想 弗洛伊德 马克思主义 现象学 公正游戏 知识分子理论 实践哲学 出处:《哲学动态》200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利奥塔 (Jean FrancoisLyotard)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之一 ,随着利奥塔的学术影响的增加 ,他本人也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被介绍进入我国学术界的过程中 ,国内学人也开始注意利奥塔 ,并对他进行研究 ,但这种研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涛;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问题——詹姆逊与中国现代性道路的选择[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2 万书元;新地方主义建筑美学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新思维(上)[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4期
4 程跃文,冯四清,王依涵;建筑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胡亚敏;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胡亚敏;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逢振;詹姆逊及其学术思想的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8 汪丽君,舒平;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解析[J];建筑学报;2005年08期
9 张媛芳;后现代思潮及其对心理学的冲击[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10 孙书文;隐喻与转化——弗洛伊德理论对西方文论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伟;詹姆逊与乌托邦理论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董亦佳;杰姆逊的文本阐释理论与阐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7 梁英;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D];四川大学;2007年
8 熊毅;多恩及其诗歌的现代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管南异;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剑;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合法性危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丁升华;詹姆逊的文化转向理论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丰;詹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万丽娅;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叙事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翊华;詹姆逊的总体性文化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志娟;解读《城市画报》的后现代文化特征[D];暨南大学;2007年
7 肖婧婧;对私人化写作现象的思考[D];四川大学;2007年
8 毋燕;非同一性的艺术重构[D];西北大学;2008年
9 马超;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10 乔瑞华;利奥塔的知识合法化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杉山光信 ,高他毅 ,曲翰章;宗教会在后现代复兴吗?——介绍哈维·考克斯的神学考察[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11期
2 蒂洛·夏伯特;姜其煌;润之;;现代性与历史[J];第欧根尼;1985年01期
3 顾越;;试论晚清的白话短篇小说[J];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01期
4 李大夏;从现代到后现代——评西方百年建筑思想的演绎[J];文艺研究;1987年06期
5 汪正章;美的“钟摆”——现代西方建筑艺术思潮一瞥[J];文艺研究;1987年06期
6 李大夏;后现代思潮与后现代建筑[J];美术;1987年06期
7 吴小昌;在美国举办中国油画展想到的[J];美术;1987年10期
8 埃林·赫伯特 ,林荣森;形式(续)[J];装饰;1987年03期
9 黄式宪;贾磊磊;孔都;秦裕权;罗艺军;夏虹;黄建新;;《错位》·错位?[J];电影艺术;1987年06期
10 杨克 ,魏雨;诗歌对话:生命二重奏[J];南方文坛;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仲棠;;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逻辑的冲击[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许焯权;;必须性的建筑——论香港都市空间和形式[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芮文宣;;建筑自然化倾向与使用者的回归心理——从中科院设计院的三个设计看当今城市建筑设计趋势(提纲)[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杨金海;;近代、现代、后现代意识与中国人的现代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郝琦;麦清;;荣格与后现代精神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目录(88级—96级)[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7 Young Min Koo;Se Pyo Hong;Dong Bae Lee;;韩国仁荷市的水滨开发与老城改造(英文)[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Young Min Koo;Ik Soo Jang;Se Pyo Hong;;大连城市景观中的后殖民主义正反情感研究(英文)[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孙慕天;;实在:正在被淡化的原则[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艳萍;;后现代STS研究——利奥塔眼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向阳;反思的社会学理论教材[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马海良;评陈永国教授《文化的政治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康宇;网络、个人化写作及爱情[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唐汉;微妙的后现代谋杀[N];科学时报;2001年
5 尚杰;萨特后的法国哲学[N];人民政协报;2001年
6 万俊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流失的道德[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南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一个额外自我的建构[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孔明安;从生产方式到信息方式的转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胡水君;后现代语境下的法律与正义[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张振明;重问启蒙[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美华;琼·狄第恩作品中新新闻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展现[D];厦门大学;2004年
3 李海平;后现代背景下行政法的范式转型——迈向反思型行政法[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梦;论视觉艺术中的怪诞[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6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8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9 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广兴;论品钦《葡萄园》中对元话语的怀疑[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丽萍;走向“以人为本”的师生沟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丽丽;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建辉;穿越知识与权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晶晶;论福柯的话语及话语下的文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欢;后现代语境中的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写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谭德生;艺术的转折[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春霞;后现代审美文化观:僭越、困境与新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建安;宽容的深度[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4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6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