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和提升——审美的职能
本文关键词: 审美功能 人的活动 审美活动 实践活动 理论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 出处:《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感于通行美学原理对审美活动的抽象、直观理解和对审美意义的片面认识,本文力图从人类活动的角度,重新审视审美活动及其意义。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形态,它遵循人们活动的一般原则,即克服人与外部世界的分裂,同时,它又是对实践活动的有限性的超越和对理论活动就人的目的性的漠视的修正。因而,审美的职能就在于:一方面,它是对人与现实矛盾的否定和克服,另一方面又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补偿,对人的提升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re-examine aesthetic activ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activities, because of the abstract, intuitionistic understanding and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prevailing aesthetic principles. Aesthetic activity is the highest form of human activity, it follows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human activities, that is, to overcome the divis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outsid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finitenes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he revision of the disregar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theoretical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 aesthetic function lies in: on the one hand, it negates and overcom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motion of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系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①是我们一些美学原理体系的通病。这种通病的结果是把主体与客体进行虚假的割裂,脱离人的活动,绞尽脑汁地去寻找什么“美的本质”、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可扬;审美活动与人的全面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王北生;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3 杨争光,经纬;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林庭芳;江泽民同志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1期
5 黄娥娇;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张多来,石磊;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J];船山学刊;2004年04期
7 金明法;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及其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邱铁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理论界;2002年04期
9 张晓洪,彭熙;江泽民论人的全面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徐黎;两年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陈晓辉;;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解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王爱敏;;试谈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魏澄荣;;转变发展方式应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7 张雪梅;张进蒙;;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柏昌利;王大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贡献[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旭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幸福的现实路径[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金明;人的全面发展与“三个代表”思想[N];福建日报;2002年
2 张皓若;教育应求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3 沈谦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N];江西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王淑军;2001年教育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02年
5 陈家付;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6 马汉文;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N];人民日报;2002年
7 吴新凯 杨玉兰 谢殿铎;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N];山西日报;2001年
8 万资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山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N];山西日报;2002年
10 主持人:苏志宏(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的全面发展与理论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相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志辉;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歌;竞技跳水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旭坦;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春玲;论人的全面发展[D];湘潭大学;2001年
2 刘延芹;传统和合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与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樊金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成长[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芳;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张文静;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看当代人力资源开发的哲学基础[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春雪;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7 郁志龙;试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炜;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新疆大学;2010年
10 李彩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88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8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