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中国现代美育空间的拓展——理解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一个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03 23:49

  本文关键词: 蔡元培 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 社会美育 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蔡元培在继承康德公共艺术美学思想即审美判断第二契机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美育传统中缺乏"公共性"做了批判,并以西方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公共艺术优秀成果为榜样,对中国现代社会美育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营造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Kant's aesthetic thought of public art, that is, the second turning point of aesthetic judgment, Cai Yuanpei criticized the lack of "publicity" in the tradi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Taking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public art in the western world, especiall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ide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rt i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space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社会审美教育关系的视角来探讨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贡献,在学界尚属于一个空白。这对全面理解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不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一命题所包涵的学术价值,与蔡元培倡导美育及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相比,实在伯仲之间,而且这一命题的现实价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婷;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李伟;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5 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李春青;;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谷鹏飞;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悖论及价值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军学;论喜剧艺术的本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郭玉锦,王欢;网上公共领域[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孙晶;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元江;;情立世界[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10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国庆;作家与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易小斌;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卢山冰;网络、网络主体与网络外部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瑛;;王国维、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较及启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2 廖建荣;;论岭南美学家张竞生的“人生艺术”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3 王凤志;魏晓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J];探索;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义禄;;试论蔡元培与康德美学的东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2 张正江;;蔡元培美育哲学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杨平;;“审美代宗教”说的文化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5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6 ;全国美学会议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座谈美育和形象思维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2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4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代丽丹;中国化的审美与基督教[N];中国民族报;2002年

6 廖保平;“权力美学”流弊深深[N];法制日报;2011年

7 杜书瀛;颇有特色的现代美学文献选编[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说及当代意义[D];长安大学;2009年

2 郑德;蔡元培美学思想流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军锋;审美与救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满达;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于U,

本文编号:1488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88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