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审美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华山 审美 文化 出处:《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Z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华山具有独特的审美与文化意义。因此,研究华山审美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与陕西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华山审美文化研究的成果,极其有限,对华山与中国文化的研究,也极其缺乏。研究华山审美文化,是陕西与渭南人民和学者不可推卸的学术重任,应该承担、重视和大力加强。
[Abstract]: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Huashan has a uniqu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Huashan aesthetic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culture and Shaanxi lo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of Huashan aesthetic culture is extremely limited, and the study of Huashan and Chinese culture is also extremely lacking. The study of Huashan aesthetic culture is an unshirkable academic task for Shaanxi and Weinan people and scholars, and should be shouldered.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vigorously strengthen.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从中西文化及审美趣味比较,从中华文化、民族心理、性格与精神的形成看,华山具有独特审美价值。西方是海洋与宗教信仰,中国是山水。中国的文化是山水文化,山水塑造了中华文化。如果说,日本的国山是富士山,中国的国山就是华山。华山之美巍巍华山以其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审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天喜;;论华山文化研究与促进华山旅游经济发展之关系[J];理论导刊;2010年04期
2 张勇;李祖坤;;华山申报世界双遗产当快行[J];中国林业产业;2004年08期
3 张崇文,张蕻;华山形态审美散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冬冬;华山旅游地质资源研究与景区开发构想[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敏;;如今华山路路通[J];中国边防警察;2010年01期
2 李华勇;张荣;;华山论富之排行榜[J];大众文艺(快活林);2003年06期
3 小号鲨鱼;;华山畿[J];意林;2007年24期
4 田玉军;陆季春;;从甘酸澧酪到苦涩的白干——论清照词中酒的审美意象的深层内涵[J];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缺月梧桐;郭竞雄;;凤凰劫之华山飞鹰[J];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09年07期
6 Mia;阿明;;少华山小夫峪[J];汽车实用技术;2009年02期
7 杨晔;;物华天宝天华山[J];辽河;2010年12期
8 朱鸿;;华山嵬然[J];散文;1994年04期
9 劳志建;安丹平;;梦幻天华山[J];西部大开发;2006年09期
10 华万里;;观华山画作有感[J];美术界;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琼华;;审美意象趣味谈[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茂明;;东晋南朝江南士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朱达秋;;彼得改革的文化意义[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海华;;让爱穿越文化的障碍——论福斯特《印度之行》的文化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关传友;;中国园林桂花造景历史及其文化意义[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德香;;解读钱钟书的文化翻译批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陶伯华;;形象思维概论——《思维科学概论》第三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8 孟祥荣;;由江湖而庙堂的回归之旅——《水浒》之书名所隐含的文化意义[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朱健;张世斐;赵玲爱;;华山地区板栗病虫害发生态势及防治对策[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金善;;屈原作品的修身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兼论屈原与儒家修身观念的异同[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铁平(作者系陕西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华山报告[N];陕西日报;2002年
2 翟翊;各版《射雕英雄传》音乐之“华山论剑”[N];辽宁日报;2002年
3 黄开林;5A华山 华夏风骨[N];中国贸易报;2011年
4 高洁;华山探索市场营销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既为当今计 又为子孙谋[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吴剑锋;申报世界遗产华山有“戏”吗[N];中国旅游报;2001年
7 占方 谢建龙;华山旅游创历史新高[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小鸽 通讯员 黄开林 谢建龙;AAAAA华山 华夏风骨[N];渭南日报;2011年
9 朽木;以书报作奖品的文化意义[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华山顶上一青松[N];中国旅游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邰红红;曾国藩与桐城中兴[D];上海大学;2008年
3 朱晓艺;中国独立电影文化与产业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陈颖;中国战争小说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仙;反映在饮食类成语、谚语里的文化意义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2 王华;新时期小说中的方言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静;视觉盛宴与镜像寓言[D];西南大学;2007年
4 张俏梅;文化与生活的表征·艺术与美的展示[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5 李冰洁;藏传佛教在藏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6 石敏;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教改设想[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晓娟;元杂剧中家庭伦理悲剧创作及其文化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8 兰玲;论元杂剧梦境描写的文学及文化意义[D];山东大学;2007年
9 吴慧君;汉越熟语中家畜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比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邱婷;旅行的文化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0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9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