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乐”的超越与“仁”爱之美——孔子美学的“类”觉醒本质探源

发布时间:2018-02-06 00:15

  本文关键词: 乐之超越 仁学实践 大同归宿 出处:《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孔子美学通过人生的“乐之”境界 ,明确提出了其对美的形成根源的根本看法 ,指出了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奠定了儒家美学的“类”本体论基础。“里仁为美”体现了他的入世致用和境界物化的美学内容 ,是“乐之”境界的“仁”学实践。而“大同”理想则体现了他对人的“类”本质和社会发展“类”归宿的天才觉悟及对异化的断然拒绝 ,表明了人与人、人与自然感应相通、呼吸与共、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即在与天“同一”的“乐”的和谐态中所达到的超生物和超社会的审美存在 ,这是人性在获得物质和社会的非异化满足后的美学归宿。
[Abstract]:Through the realm of "joy" in life, Confucius aesthetics clearly put forward its fundamental view on the origin of beauty, and pointed out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beauty in the whole social life. Thu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of "class" ontology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Li Ren is beauty" embodies the aesthetic content of his entry into WTO and materialization of realm. It is the practice of "benevolence" in the realm of "joy", and the ideal of "Datong" embodies his genius consciousness of "nature of human be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s categorical rejection of alienation. The possibility that man and nature can relate to each other, breathe and share, and live in harmony, that is, the superbiological and super-social aesthetic existence achieved in the harmonious state of "joy" with the "same" nature. This is the aesthetic home of human nature after the material and social non-alienation satisfaction.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星群;孔子儒家思想与传统音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7年03期

2 张世保;从郭店儒家简谈古代“乐”的形上特征[J];学术月刊;2001年12期

3 ;诗可以乐[J];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02期

4 修海林;“乐”作为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答刘再生《〈声无哀乐论〉今译》“编者按”兼及今译的概念理解问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戴武军;论六朝文人的“心乐”[J];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01期

6 郭越,郭凯;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乐”即是“乐”[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0期

7 邢丽琴;窥视儒家学派的音乐文化思想[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王秀萍;;甲骨文“乐”字研究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李丽;儒家的“乐”教与现代休闲[J];兰州学刊;2005年03期

10 周柱铨;关于《乐记》的作者问题[J];北方音乐;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贲;;守望传统图形设计的心灵乐章[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航;缪德清;;浅谈老年教育的“三个面向”[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3 罗季峰;;科技馆发展中的三个“一手硬一手软”[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煜林;上海车市:“愁”也微客“乐”也微客[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平 平;“农家乐”为什么“乐”不起来[N];河南日报;2004年

3 邹渠;老牌农家乐怎么“乐”下去[N];四川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亮;何“乐”之有?[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刘丽萍;“乐”在社区 “和”在社区[N];中国石油报;2009年

6 通讯员 狄彩;但还有农民不能“乐”起来[N];联合时报;2009年

7 黄树海;炎夏心理也需“降温”[N];北京社会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子阳;饮料市场“汽”味十足[N];吉林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刘敏 马萌 通讯员 刘学 谢芳;关注兴趣 让学科课堂“乐”起来[N];徐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如晨;联想2010年靠智能本找“乐”?[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薇;中国“乐感文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强;《论语》“乐”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3 杨尚茜;“乐—读—思—创”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柳明;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大雅》颂美诗[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魏小梅;凯瑟笔下拓荒时代女主人公沉浮的艺术拱弧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3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93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