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改造世界的审美观——毛泽东美学思想的特点和生命力

发布时间:2018-02-12 21:28

  本文关键词: 艺术美 毛泽东美学 改造世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审美体验 审美目的 审美需求 人民群众 美与丑 真善美 出处:《河北学刊》199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毛泽东是改造世界的历史巨人。他在《实践论》中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他的审美观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上的。人类的全部活动和目的,无非是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主观的需求,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以符合客观规律,从而不断地走向美好的理想境界。文艺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是人们实现这种追求的独特手段之一。毛泽东美学思想从改造世界的实践出发,到阐明文艺改造世界的特殊途径,以至归结到按照什么人的面貌改造世界,形成一个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
[Abstract]:Zheng Mao Zedong, the historical giant who transformed the world, pointed out clearly in his Theory of practice: "what Marxist philosophy considers to be very important is not to be able to explain the world by understanding the laws of the objective world." It is to use this understanding of objective regularity to actively transform the world. "his aesthetic concept is based on such a world outlook and outlook on life. All human activities and purposes, It is nothing more than to transform the objective world to adapt to the subjective demand,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ransform the subjective world to conform to the objective law, thus constantly moving towards a beautiful ideal state. Literature and art, as a kind of aesthetic practice activity, Mao Zedong's aesthetic thought starts from the practice of transforming the world to expounding the special way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and even comes dow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person's appearance. Form a complete aesthetic thought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治恒 ,徐关禄;资产阶级文艺的不自由和无产阶级文艺的最大自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01期

2 方元务,张继延;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石安石;词义和释义中的阶级性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

4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5 钟子翱;论共同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6 周志俊,成功;浅谈《圣经》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李光辉;论毛泽东的科学个性观[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刘晓林;船山诗论的现代价值判断[J];船山学刊;2002年04期

9 侯敏;文艺大众化:瞿秋白的“前理解”与毛泽东的“宏大叙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10 曹廷华;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文艺[J];当代文坛;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荧;;代表人民 依靠人民 服务人民——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群众的学说[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2 姚喜双;;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张文泰;;瞿秋白论文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瞿秋白文艺思想研究之一[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4 黄红英;;浅析新时期下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柄;;坚持——运用——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6 吴光正;;“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党领导文艺的论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7 王礼逊;;文学党性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札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8 郑国铨;;论文艺的继承和革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9 夏虹;;“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10 陈汝春;;对形象思维规律的可贵探索——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形象思维的论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仲鸣;香港三及第文体的流变及其语言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6 汪振军;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D];河南大学;2003年

7 文贵良;危机与新生[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杜成会;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9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锦;试论报纸新闻传播的审美系统构筑[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邱建立;试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D];河南大学;2001年

3 吉旭;辉煌与没落:俗文学长河与“十七年”文学[D];苏州大学;2001年

4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翟业军;赵树理论[D];扬州大学;2001年

6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高平;板块与反讽[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磊;文化学方法论与新文学流派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常玉荣;打造完美人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卢志杰;文革十年红色诗歌浪潮初论[D];四川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习良;论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据[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2 黄海澄;艺术美的来源[J];文艺研究;1980年02期

3 张杰;艺术美主要由谁创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朱彤;艺术家与艺术美[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5 毛毓松;;夕阳美与艺术作品中的夕阳形象——兼谈自然美与艺术美[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陈明正;;真实·有机·艺术美——表演小品教学原则与教学法初探[J];戏剧艺术;1980年03期

7 王云缦;陈敦德;;逼真·艺术美·意境——电影艺术札记[J];电影新作;1980年02期

8 赵璧仁;;壮美 优美 精美——《茶花赋》艺术美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赵盛德;《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10 王朝闻;门外舞谈(二)[J];文艺研究;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苟学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徐书城;;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陈锦;;试论新闻摄影的美学特征[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4 丁允衍;;新闻摄影的纪实美初探[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5 薛纯华;;毛泽东同志论文艺中的辩证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6 栾昌大;;创作论问题断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7 吕智敏;;论“源”与“流”的辩证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8 ;后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赵宗英;;审美创造与审美理想的多重复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10 姜哲军;;论文艺与功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索文斌;鼓荡爱国主义激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山东省邮资票品局 温少宁;集邮品中的艺术美[N];中国邮政报;2000年

3 李根万;风光摄影的美学意蕴[N];新疆日报(汉);2000年

4 昆明市东川区职教中心 郭华益;中等职校应重视美育[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5 内蒙古集宁五中 刘晨晖;美育的关键在学校[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6 张又栋 国防工业出版社暨新时代出版社社长;书法出版与创作初探[N];中国艺术报;2001年

7 北京大学物理系 赵凯华;纳米艺术美不胜收[N];科技日报;2001年

8 熊大蒂;装饰结的艺术美[N];美术报;2001年

9 龙熙银;苦吟者的歌[N];学习时报;2001年

10 山东省潍坊学院 年仁德;让数学课发出美的光辉[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3 蒋小平;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昀;[D];安徽大学;2002年

2 李胜男;论科学美与艺术美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郭颖;论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要素[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董滨宇;天才观:康德、席勒与德国浪漫派[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王丽新;论全景画中的科学美与艺术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邓茜;美学理论对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程晶晶;韵者,美之极[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晓华;艺术类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6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06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