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文化与审美价值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8-02-13 08:24

  本文关键词: 审美价值 审美文化 价值观念 出处:《理论导刊》200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审美文化与审美价值有着内在的联系,审美价值观念是审美文化的核心,而审美文化又是审美价值的源头。审美文化建构着审美价值意识;审美文化碰撞促进了审美价值观念的整合;审美文化的变迁也伴随着审美价值观念的转型。
[Abstract]:Aesthetic culture is the core of aesthetic culture, and aesthetic culture is the source of aesthetic value. The collis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and the change of aesthetic culture is accompani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玮玮;;民族精神与文化表现形态[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2 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研究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俞爱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5 罗林;;从产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6 胡苗;图书“附属品”功能的深度发掘[J];编辑之友;2002年05期

7 刘一民,王健;略论体育运动团队文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王玉芳,蒋敏元;国有林区社会文化重构的动因[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9 刘中露;企业文化建设与共同愿景[J];商业研究;1998年10期

10 董中锋;出版职业精神与先进文化的内在协同性[J];出版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7 魏凤;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珍喜;人、文化、社会的互动[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福平;新闻出版文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3 马守敏;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岐视[D];郑州大学;2000年

4 张华;网络文学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艳华;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生活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贾爱明;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卫;企业家文化背景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9 臧公余;论文化哲学视界中的“文化”范畴[D];苏州大学;2002年

10 钱亚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嬗变与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怀璞;徐玉玉;魏微;;关于当代文化转型及审美文化的思考——兼论西部电视剧的审美创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马文君;;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邓欢;杨洪林;;广告审美文化的审美嬗变与美学走向[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柯汉琳;;德性审美文化的人性论基础与审美选择[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5 苏达仁;;美学:面向新时代——关于我国当代美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罗绂文;;西方“游戏”审美理论模式的类型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7 张法;;美学:定义、经典、范围、内容[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8 鲍俊晓;;萨特论审美喜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朝阳;;论当代美学多元格局的建构[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10 林琳;;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J];中华文化画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黄河涛;;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肖建华;;新疆自然风光的现代美学价值[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乃昌;;走进边缘——中华美学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5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孙艳秋;对审美价值的努力寻求[N];文艺报;2009年

7 薛永武;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8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陈静;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N];文艺报;2004年

10 华光;审美价值的探索性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2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继平;周来祥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赵立如;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郭少丹;消费与审美的对话[D];西北大学;2009年

4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爱红;电子传媒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传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莹;论宋代审美文化与宋代日常生活的融合[D];兰州大学;2008年

8 傅前景;当代中国农民审美心理特点及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洪畅;论中国古代市民阶层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茁;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7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07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