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探美
本文关键词: 安乐死 科学理性 人类 审美 死亡 本质力量 真善美 伦理 改造世界 求真 出处:《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在对安乐死的讨论中,多是从科学和伦理的角度进行阐释(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少有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其实,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可以使人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死亡,不仅可以使人们展示追求优死的意志,而且
[Abstract]:In the discussion of euthanasia, much of it is expla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and ethics (which is undoubtedly necessary, but rarely seen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In fac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uthanasia, It can not only make people treat death in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nner, but also make people show their will to pursue good death.
【作者单位】: 湖南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立显;美国伦理学一瞥——关于“安乐死”的道德评价[J];道德与文明;1983年04期
2 殷述山;“安乐死”合乎道德[J];道德与文明;1984年05期
3 郑昶;;论安乐死与心理学——如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死亡”[J];心理学探新;1984年04期
4 张兴强;科学理性发现的活力[J];学术论坛;1985年03期
5 帕勒佐尔德 ,徐菲;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结构和基本主题[J];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04期
6 程玉生;安乐死合乎道德要具体分析--兼与殷述山同志商榷[J];道德与文明;1985年01期
7 朴真;国外医学伦理学中的安乐死问题[J];道德与文明;1985年05期
8 于淮仁;浅谈中国的社会主义医德[J];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9 克莱尔·萨洛蒙-巴耶;易将;;现代科学和不同理性形式的共存[J];第欧根尼;1985年01期
10 金木;批判分析现代死亡学的哲学伦理基础[J];道德与文明;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绳德;;跨世纪年代烧伤外科面临的实际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2 丁社教;郑萍;;信仰三题[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国兴;崔郁健;秦宪尧;;医学伦理学的新课题——安乐死[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论敏;郑培兵;;安乐死问题刍议[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曾红;杨鑫辉;;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延伸[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周守仁;;高扬科学理性,拔除邪教毒根[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全国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赛;;死亡道德——关于安乐死的思考以及临终关怀[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郝玉铎;;关于安乐死之医学伦理学的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单向群;;简析后人道主义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态度[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徐忠田;;安乐死的法律定位——与反对安乐死者的观点商榷[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军;患病燕隼被实施安乐死[N];北京日报;2000年
2 陈晏清;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张婷婷;新理性主义与神学乌托邦[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孙其尤;台湾制定“‘安乐死’条例”[N];法制日报;2000年
5 李支援;荷兰安乐死要合法了[N];法制日报;2000年
6 高长江;中国文化发展的理性选择[N];光明日报;2000年
7 韩三洲;尊严:生与死的最后基石[N];工人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林世钰;如何确立 “生命选择权”[N];检察日报;2000年
9 宋北辰(江苏省科协);科学精神刍议[N];科技日报;2000年
10 ;首部安乐死机在英国亮相[N];新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闵仕君;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颜青山;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苏凤格;明末清初法律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袁建新;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张敏;科学教育:人性迷失与理性遍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毛宝铭;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书明;科学、批判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2年
9 秦川;SARS-CoV致肺损伤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10 钱雯;人学重建与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罗卫平;超越的真实[D];湘潭大学;2002年
3 李中原;安乐死合法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刘莹;从生物基因原理研究地域绿色住居[D];浙江大学;2003年
5 沈丽;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D];安徽大学;2003年
6 谭宗梅;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宁;论安乐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杨克敏;安乐死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施红玉;科学主义思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韦加速;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3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1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