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大学生审丑观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8-02-16 13:19

  本文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 审丑 社会道德规范 丑恶现象 自然道德 被剥削阶级 生命能力 个人道德 社会形态 出处:《道德与文明》199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学生审丑观的培养肖兴政一、审丑的内涵什么是审丑?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认识什么是丑与丑恶及其本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丑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令人产生憎恶感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丑是客观存在的,它必定要进入人们的反映范畴。从美学角度来看,丑是歪曲了的或...
[Abstract]: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Viewpoint of Appraisal of ugliness Xiao Xingzheng: what is the connotation of judging uglines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must first recognize what is ugliness and ugliness and their essence.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ugliness is a reflection of the common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human brain which produces a sense of abomination to objective things. Ugliness exists objectively. It must enter the category of people's reflection.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ugliness is distorted or.
【分类号】:B83-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栋;感性学引论[J];西北美术;1996年01期

2 曾耀农;审丑观照的影像再现——中国近期影视后现代性评估[J];美与时代;2004年02期

3 叶继奋;理性的失落与潘多拉魔盒的倾翻——20世纪文学审丑现象诠释[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王洪岳;审丑与否定:中国当代现代派文学的感性学探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03期

5 殷相印;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论文学语言的审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王笑婷;试论《聊斋志异》进步的审丑观[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董小玉;先锋文学创作中的审丑现象[J];文艺研究;2000年06期

8 ;小甜甜:审美审丑都是天后[J];北方音乐;2008年05期

9 何龙;;审丑怪胎的受精过程[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6期

10 李广琼;审美与审丑的双重变奏——论铁凝小说的审美意识[J];理论与创作;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珏;;不容忽视的写作视角----审丑[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国忠;抵制恶俗炒作须除“审丑”趣味[N];光明日报;2011年

2 韩浩月;“坚持看还珠”并非审丑心理[N];工人日报;2011年

3 乔燕冰;为什么如此流行“审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华阳;审丑为何不疲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无底线炒作与“审丑”[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木头;何妨以审丑狂欢抵御抑郁来袭[N];检察日报;2010年

7 行超;集体“审丑”的背后[N];文艺报;2010年

8 内蒙古赏石协会高级顾问 梁秀泉;观赏石还当“审丑”[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9 实习生 傅小平;文学不应一味“审丑”[N];文学报;2005年

10 特约撰稿 马丁;审克劳琛,是审美还是审丑?[N];中国足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芳倩;新时期女性小说审丑现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广琼;审美与审丑的双重变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永波;审丑:《围城》的艺术世界[D];延边大学;2002年

4 张立新;幽默泪光中的诗情哲思[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鸿燕;论先锋小说的“审丑”[D];暨南大学;2007年

6 焦兰周;衍衍不息的西绪福斯神话[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宇;张艺谋电影中审美理想烛照下的审丑表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琦;丑·审丑·丑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贾正;老舍小说的审丑化倾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翟月;心理学魅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15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15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