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真善美统一的认识根源──关于真善美统一的思考之一

发布时间:2018-02-16 17:04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真善美统一 狭义认识论 认识根源 广义认识论 客观性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人的需要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主观性 出处:《学习与探索》199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狭义认识论和广义认识论在对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认识目的以及认识形式的理解上都有着重要的分歧,因此,循着广义认识论的路径,使认识论的研究综合化、多元化,从总体上考察人类认识活动,,把真善美统一起来,便成了现代认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真善美反映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层次关系,因而三者的统一才是人类追求的理想认识境界。人类确实具有达到真善美统一的客观基础,这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Abstract]: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narrow epistemology and generalized epistemology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he purpose of cogni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ognitive form. Therefore, following the path of generalized epistemology, the study of epistemology is integrated and diversified.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pistem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cognition and unify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because the truth, the good and the beauty reflec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unity of the three is the ideal cognitive realm pursued by human beings, and human beings do have the objective basi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which is the practical activity of human beings to transform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广文;试论审美活动的价值定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2 王苏君;论“体验”概念的发展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栗永清;;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全面倒退的美学走向”么?——与李志宏先生商榷[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01期

4 黄海澄;价值论文艺学原理[J];南方文坛;1988年03期

5 唐虹;;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论——中国美学史上审美直觉理论的发展轨迹[J];社会科学家;2010年06期

6 薛富兴;真善美统一论献疑[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1期

7 王文晶,王春光;真善美的统一与对后现代性的反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朱贻渊;论感悟为审美认识的本质形式——兼论美学—艺术理论的认识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1期

9 左克厚;真善美统一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李华;“游戏”:视域的变迁与涵义的演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竞;一位在左翼营垒中具有独立个性的美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3 马驰;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蔡仪先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陈海静;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吗?[N];文艺报;2005年

5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马岚邋高胜难;浅析达·芬奇的美学思想[N];光明日报;2008年

6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7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8 杨春时;关于美的本质命题的反思[N];光明日报;2007年

9 周宁;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给心理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李醒民;自然辩证法的新视野和新境界[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邓微星;梁启超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来源;审美:世俗与崇高的内在统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杨晨;中国现代美学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民;禅宗思想的美学解读[D];山东大学;2005年

5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胡新宇;德勒兹的“感性美学”初探[D];浙江大学;2008年

7 侯春菊;艺术拯救人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莉萍;生命美学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倡导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邵华;论伽达默尔对康德审美意识学说的扬弃[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16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16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