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大讨论”时期朱光潜美学略论

发布时间:2018-03-11 06:12

  本文选题:朱光潜美学 切入点:美学大讨论 出处:《思想战线》200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中国初期 ,朱光潜先生身处逆境而仍能在美学上大有作为。他积极参与了以批判自己的学术观点为开端的美学大讨论。在此过程中 ,他却能反客为主 ,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重大理论问题 ,最后卓然成一家言 ,既自我树立 ,又推动了当时整个美学理论界的思考 ,创造了当时美学界的奇迹。
[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Mr. Zhu Guangqian was in the midst of adversity and still had great aesthetic success. He took an active part in the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which began with criticizing his academic views. In the process, he was able to turn against visitors. H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s with universality. At last Zhuo Ran formed a family, which not only established himself, but also promoted the thinking of the whole aesthetic theorists at that time, and created the miracle of the aesthetic circles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翁瑜;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独特个性[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祁海文;徐^y:“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5 王珂;论回文诗的文体源流和文体价值[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谢文芳;短信语言幽默之解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7 於贤德;激情洋溢 瑰丽壮阔——论梁宗岱的审美人生[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陈涵平;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情感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朱忠元;审美教育: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工程[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10 薛富兴;作为实践美学的后期朱光潜美学[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顺利;;岭南祠堂的审美特点探析[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菁娜;;理想的读者——对“共鸣”理论的反思[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天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菊花意象的三重境界[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四川大学;2003年

5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6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鸿英;论老舍小说的三重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誉;童话写作中的幻想新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吴小平;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南松;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回顾与思考[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6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向诤;丰子恺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辛玉彤;嵇康美学思想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10 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富兴;美学大讨论"的意义与局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明;;“美学大讨论”的反思[J];兰州学刊;2006年02期

3 薛富兴;新中国前期蔡仪美学述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黄大地;孙子威;;黄药眠1957年的美学观——纪念1957年美学大讨论五十周年[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5 邓阳;岳海栋;;从中西思维差异谈美学的研究态度[J];新学术;2006年01期

6 胡健;;从理论模式看美学思想——对“美学大讨论”的再反思[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赵士林;;对“美学热”的重新审视[J];文艺争鸣;2005年06期

8 曹谦;;美学大讨论“异数”现象探因[J];学术界;2009年06期

9 王鲁湘;吴昊;;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回顾[J];中国美术馆;2011年01期

10 徐碧辉;对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建平;;“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金涛;应时代呼声 彰东方大美[N];中国艺术报;2010年

3 刘家友;关于《美学基础理论简论》的若干问题[N];盘锦日报;2010年

4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3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阳;自然美:从本质论走向生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3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邱书婉;时间&美学[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彭爽;蔡仪前期美学思想探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6 杨璐;中国当代自然美论的演进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拓展[D];山东大学;2012年

7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仁金;康德与李泽厚:西方美学中国化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赵炯俊;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美学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s櫦,

本文编号:159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9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8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