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情欲美学思潮
本文选题:明清美学思潮 切入点:情欲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中叶至清初,中国美学兴起了以李贽为精神领袖的情欲美学思潮。情欲美学思潮以情欲为美,以俗为美,以冲突为美,具有鲜明的近代美学特征,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典美学的内部发生了裂变。
[Abstract]:From the middle period of M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Chinese aesthetics developed a trend of thought of lust aesthetics with Li Zhi as its spiritual leader.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lust aesthetics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beauty of sensuality, vulgarity and conflict. Its appearance means the internal fiss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孙显元;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健;清代情欲美学论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孙宜学;论果戈理创作中的怪诞因素[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周继武;怪诞的“魔幻意象”[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王宣又;;“狂欢化”视域下的《浮世畸零人》[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5 郭永玉;先秦情欲论[J];心理学报;2001年01期
6 胡克红;理智与情欲较量中的失败者——重读《卢布林的魔术师》[J];天中学刊;2003年04期
7 胡健;情欲美学与明清小说[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向亿平;;情欲——现代女性挣不脱的枷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5期
9 周华南;;才子佳人小说在康乾时期的叙事演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10 秦勇;论巴赫金的“死亡”艺术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茂民;;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与中国新文化建设的第三条道路[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萍;;开心课堂,让师生共享生命之成长[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穆健鹰;苗建廷;;趣味乒乓球程序教学法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崔玲;;悬疑、怪诞、恐怖效果的产生——论反讽在《鄂榭府崩溃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莉;;语味、情味、趣味、主味——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徐碧辉;;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与情感教育[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徐春;;识字教学为低年级学生铺垫学习的基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祁志祥;;梁启超美学:审美至上的“趣味主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方红梅;;“仁者不忧”:梁启超的“趣味”境界修养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余姚市高风中学 诸群标;站队报数趣味创新版[N];中国体育报;2010年
2 商报记者 刘洋;唐重:平淡中的天真趣味[N];北京商报;2011年
3 安塞县王窑乡李家沟小学 闫娜;趣味复习 事半功倍[N];延安日报;2011年
4 施战军;思想和趣味[N];北京日报;2002年
5 焘如;收藏的趣味[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趣味辞职信[N];中国贸易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俞小石;白领趣味冲击文坛 理论不能固步自封[N];文学报;2001年
8 记者 田时胜 周化虹 王湖禄;中越青年签名仪式暨体育趣味竞赛昨日举行[N];钦州日报;2010年
9 中国科普研究所 谢小军;着力传递科学的魅力和趣味[N];大众科技报;2010年
10 ;趣味画小制作[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建平;趣味与德性[D];浙江大学;2008年
2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毅;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维东;课堂趣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曹红霞;趣味与身份认同[D];新疆大学;2011年
3 张体;在敞开与遮蔽之间[D];暨南大学;2005年
4 陈晶;奥康纳作品中怪诞手法的启蒙意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谈佳t$;探讨对罗可可绘画的批判[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冰;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怪诞[D];苏州大学;2005年
7 潘蕾;论爱伦·坡的美学观中艺术、生命与死亡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毕娟;狄更斯小说的怪诞世界[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苗欣;在欲海中沉浮的女人们[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10 冯慧娟;人生审美化的至境[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3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0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