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走进精神化的审美世界——从阿多诺的《美学理论》说起

发布时间:2018-03-22 22:08

  本文选题:阿多诺 切入点:精神化 出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集中体现了这位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对现代艺术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剖析。"精神化"的理念贯穿其中,"精神"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核心,也是支撑审美价值的内在关键,它通过外部的感性因素表达出来却又高于表象。理解"精神化"与现代艺术作品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美学理论》这部呕心之作。
[Abstract]:Adorno's Aesthetics Theory embodies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He interprets and analyzes modern works of art with his own unique vision. The idea of "spiritualization" runs through it. " The spirit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the work of art, It is also the internal key to support aesthetic value, which is expressed through external perceptual factors, but also higher than appearance.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ization" and modern works of art, I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aesthetic theory more deepl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力虹;;孙犁论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李云刚;;谈席勒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相似点[J];东岳论丛;2007年01期

3 王文华;;阿多诺与当代西方文化精神[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陈长利;;论葛兰西的文学形式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5期

5 罗显克;;丑:现实的否定和人性的拯救——阿多诺美学思想片谈[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5年00期

6 王超;;符号表象体系与理性深度秩序——论阿多诺否定主义的批判维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3期

7 刘继超;;论艺术灵感[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11期

8 杨晓莲;;艺术·形式·政治——马尔库塞的形式理论探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柳;;灵韵之花的凋谢——浅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青年文学家;2012年15期

10 罗显克;丑:现实的否定和人性的拯救——阿多诺美学思想片谈[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涛;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D];扬州大学;2008年

7 孙颖;走向文化批判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洋;格奥尔格·卢卡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长利;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夜白;中国电视剧谋略叙事研究及价值评判[D];辽宁大学;2011年

3 杨柳;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思想探微[D];安徽大学;2011年

4 童丰生;反美学的美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陶淑兰;总体性追求与审美乌托邦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金山;萨特的“文学介入说”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永新;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8 姚力虹;孙犁晚年的知识分子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长星;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05年

10 徐向周;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刚;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张亮;;什么是现代艺术的本质?——阿多诺的艺术真理论及其与海德格尔的潜在对话[J];文艺研究;2006年01期

3 莫小红;;艺术是对社会的否定认识——论阿多诺的否定艺术观[J];前沿;2008年08期

4 陈士部;;“谜语特质”:阿多诺的现代主义艺术观[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永伟;审美自由:内容与形式的认识意义——阿多诺论现代艺术的美学特征[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6 凌海衡;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罗显克;丑:现实的否定和人性的拯救——阿多诺美学思想片谈[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8 李云刚;;阿多诺论现代艺术的非同一性特征[J];齐鲁学刊;2007年02期

9 朱海荣;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质——阿多诺文化批判思想管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伏涤修;在对现实的否定与批判中营造审美的乌托邦——评阿多诺的否定美学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斯蒂芬·哈伯;孙斌;;适应于资本主义的心理学条件:对阿多诺运用精神分析的一个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2 刘毅;;“观看”的取消——以凝视为开端的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谢地坤;;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乔国强;;用异端向正统挑战的阿多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6 胡绪明;;评阿多诺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路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关莉丽;;当代艺术生产研究关键词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10 王柯平;;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席小平;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结合[N];中华新闻报;2002年

2 王淑玲;第五届陕西·西安国际音乐节暨国际现代艺术节揭幕[N];陕西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郑丽虹;深圳渴望自己的“蓬皮杜”[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黄燎原;如何投资现代艺术早期作品[N];杭州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雅梓;从创意到时尚 从艺术到生活[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李保平;现代艺术演绎的谋杀[N];辽宁日报;2007年

7 白明;浅议现代艺术瓷器的收藏[N];中国矿业报;2005年

8 浙江师范大学 郑岳华;现代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的价值[N];美术报;2000年

9 王蓓;从希望小学走向世界的山区女娃[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记者 陈海通;“玩火艺术家”在西办个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李云刚;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5 丁乃顺;阿多诺道德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8 吴友军;批判的人学[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胡期光;现代艺术框架中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芳;艺术的“非同一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祁永芳;阿多诺摹仿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滨;现代艺术与传统的剥离[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邵巍巍;二十世纪早期的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4年

5 徐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侯红艳;阿多诺美学思想的接受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姬准;双重视野[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邓美林;在传统写实与现代艺术之间守望[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志恒;借鉴 促进 融合[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孟刚;现代艺术对社会主义波兰艺术海报设计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650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50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2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