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宗教美学研究——2003年国内宗教美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23 10:12

  本文选题:宗教美学 切入点:研究 出处:《宗教学研究》2005年01期


【摘要】:20 0 3年国内宗教美学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道教美学研究尤为活跃,佛教美学研究依然卓有成效,基督教美学与伊斯兰教美学研究也有新的收获。
[Abstract]:In 2003, the study of religious aesthetics in China has made a great deal of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Taoist aesthetics, Buddhism aesthetics is still fruitful, and there are new achievements in Christian aesthetics and Islamic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沧授;九华山佛教旅游文化的审美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曾维加;道教传播中的语言媒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杨金梅,刘忠;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游仙"意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彭钰;浅论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5 王畅;从神本向人本的回归——兼论灵岩寺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色[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陈文新,余来明;《西游记》与神魔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王英;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黄才良 ,赵广铃;佛教造像艺术应该先有宗教内涵[J];佛教文化;2003年05期

9 刘勇;基督教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张舍茹;《圣经》:西方文学的创作母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德宁;;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圆形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孙正军;;空明·禅趣·冲淡·宁静——论佛教禅宗思想对王维后期山水诗歌创作的影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崔俊勇;崔文峰;;《威尼斯商人》中基督徒的圣洁化与世俗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訾英;;《圣经》文体风格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张秋婵;论作为诗学范畴的“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德斌;;苏轼前后《赤壁赋》的佛道倾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刘春景;;以朱敦儒词中之“娥”诠释其人生之悲[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马辉芬;;回族经堂语与汉语语法对比研究——被动句、“把”字句对比研究[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9 于晓梅;;《诗经》和《圣经》对中西文学影响的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10 金明生;樊瑞翡;;简牍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考释[J];图书与情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丁克家;;试论伊斯兰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穆斯林艺术观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马燕;;清真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意蕴[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3 刘启营;;传统文化·人与自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毛贺;居晴磊;;略谈佛教文化中的生态关怀与环保思想[A];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2009年

6 盛况;;论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艺术价值[A];都市文化研究(第11辑)——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李广义;《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卓么措;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文侃;天台山国清寺宗教文化旅游市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秋明;当代罗城基督教信徒口述耶稣形象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彬;《呼啸山庄》的形式和表达特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贺赞;南岳衡山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国华;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金灵;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严复《马可福音》中译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8 潘伟;道观园林道教特色评价和营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廖冬萍;朱敦儒嘉禾之隐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利;我总在怀疑正确[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峻,苏宝贵;伊斯兰教的美学品格赏析[J];回族研究;1992年03期

2 陈晓虎;试析《古兰经》的两世论──兼论我国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观[J];回族研究;1997年04期

3 白草;略论张承志的回族文化观[J];回族研究;1999年04期

4 李裴;论成玄英重玄美学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申喜萍;净明忠孝道的美学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彭肜;在佛的神光下——中国佛教艺术特征探微[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7 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4期

8 潘显一;葛洪的神仙美学思想[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1期

9 兰德勒姆,明博;创造天才的特点[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12期

10 萧伯青;;老舍在武汉、重庆[J];新文学史料;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泰然;美学在今天何以成为可能——兼论吴炫的《否定主义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旭;;试论古希腊“和谐”美学与中国古代“中和”美学的异同[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翟恒兴;;《美学新概念》:人文思想的“清道夫”[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贾丽军;;“反向”的品牌美学观[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年07期

5 李健;;试论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J];电影文学;2007年16期

6 皮朝纲;;佛教美学研究琐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1期

7 李如密;;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8 孟姝芳;刘颜玲;;转型期中国美学问题学术研讨会暨《曾繁仁美学文集》出版座谈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9 杨平;;《新人间美学》三题议[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5期

10 任菲;;设计美学观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伍韬;;概念模糊年代的设计美学观[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鲁晨光;;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兼析作为证据的鸟类多彩羽毛[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伟;;马克思主义视野:人类美学论纲[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确;;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国学科美学发生的考察与反思[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8 张伟;;类美学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磊;课程美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海燕;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2 刘小建;“美学”概念在中国20世纪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亮;会计美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万雯雯;“家乡”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凡生;美学的回归之路[D];鲁东大学;2013年

6 李斌;反叛,,还是沉沦?[D];新疆大学;2008年

7 王萌;梁启超趣味美学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孙小光;俄狄浦斯的美学与人类学救赎[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香会;中国农业中的美学考察[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53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53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